年羹尧懂边事,有什么事情可以与他商量。记住,商量即可。年羹尧门下之人若不尽忠职守,反而借端生事,作威作福,你可立即参奏。朕会重惩,决不姑息!”
翊坤宫,华妃有些发愁。
“过几天就是年下了,宫里年节的赏赐下来了吗?”
“下来了,不过内务府的人说皇上下令节省开销,所以今年的赏银只有往年的一半。”
年世兰满脸不悦:“每逢年节本宫就要大兴赏赐,足足加上一倍都不够。还要减半,不是杯水车薪了?”
“就是。”颂芝也一脸不高兴,“今年不同往年。大将军在京中过年,咱们要赏的银子就更多了。”
“要宫里的人听话信服,威信是一回事,皇上的恩宠是一回事。最重要的,就是要银子赏下去,人家才肯实实在在地为你做事。”
“其实娘娘大可向大将军开口要的。”
“这些年哥哥在外头,明里暗里地接济了本宫不少。要不然就靠这点子月例银子,十天都撑不住。可是一味地向娘家伸手,也不是个事啊。”
“其实娘娘想赚些体己并不难。”
年世兰好奇地问道,“你有法子?”
“奴婢听宫里的人说,大将军回京以后想要拜见求官的人多得不得了。只可惜大将军没空见他们,这些人正急得跟没头苍蝇似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若是娘娘肯帮他们在大将军面前说上两句话,那他们自然也就知道怎么孝敬娘娘了。”
年世兰有些不信,“有这样的好事?”
“皇上开考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这些人毛遂自荐也是为了前程。若是真有好的,让大将军举荐给皇上,那也是娘娘的一份功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