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家的院子终于恢复了平静,此刻家里全是老弱妇孺,刘大海和刘湛在外面做活儿还未回来。
说起男人,真真切切只有刘苏的四叔刘大海一个成年男子,咬着牙在撑起整个家,刘湛则是十三岁的少年,是刘苏亲哥,经常陪刘大海出海,学点技艺傍身。
若是放在现代,还是个在上初中的小少年,在这里却要开始学着撑起这个家。真是应了那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这谭氏也是个精明的,总喜欢趁家里的男人不在家时过来闹。
“唔?苏姊姊,这里面装的四神摸?”
萌萌哒的小奶音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奶娃娃正是梁氏最小的儿子,三岁的刘潇,小名潇潇。
此时的刘潇蹲在木桶边,两手撑着桶的边缘,摇晃着一颗圆溜溜的脑袋往木桶里左看看,右探探。
虽然方才的闹剧他不懂,但是他能感觉得到,那是发生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他都看见自家娘亲快哭了,他心里也不好受。
于是独自一个人待在角落里安安静静的,没有言语。
此刻还能明显看见他眼角的金豆豆,这孩子估计是被吓哭了。
好不容易众人都散去了,这才敢走出来。
刘苏忍不住上前抱了抱这个小堂弟,因为是早产儿,个头比同龄人小很多,话也说得不太清晰。
刘苏指着海鲜一个一个介绍道:“这个是螃蟹。”
潇潇:“盘蟹。”
刘苏:“沙甲。”
潇潇:“沙加。”
刘苏:“海螺。”
潇潇:“海喽。”
...........
“小苏,方才谢谢你,若不是你给婶子出主意,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梁氏一脸感激,她总觉得自家侄女似乎变了个人,头脑变聪明了不说,胆子还变大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四婶,咱们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感谢不感谢的。”刘苏笑眯眯说道
梁氏看着她真诚的笑脸,不由得看出神。
越看越觉得她的五官真的很精致,虽然很黑,但不影响她的美,一点也不像农村里的孩子,倒像是城里的小姐。
不过转念一想,二哥长得也挺不错的,是老刘家四个儿子中最好看的,生出来的女儿好看也正常。
二哥即刘大谷,刘苏亲爹。
“小苏,这两桶海货这么满,肯定很重吧,累坏了没?”四婶收回思绪,关切问道
“四婶,你可关心错人了,这些都是四哥拿回来的,我只是拿了那么一点点,累不着我。”刘苏俏皮一笑
梁氏也不由被她的笑感染,心情变好了许多:“对,我们家阿泽长大了,知道疼妹妹了。”
刘泽站在一旁怪不好意思的。
家里的几个孩子就是喜欢凑热闹,纷纷围着两桶海货观看,有亲四哥刘泽,六堂弟刘洋,七堂弟刘潇。
两老则静静地坐在门槛旁边的木椅子上,许是方才的闹剧让两人闹心,此刻还没缓过来,眼里看不到光,盛满了忧伤。
这都是些什么事儿。
左手也是肉,右手也是肉,两老偏心大房家的已经够多了,几个儿子儿媳,以及小辈都知道,不是两老想偏心,而是被迫偏心。
可即使明目张胆的偏袒,依然无法满足大房家的私欲,两老真的很为难。
说句不好听的,两人都是一只脚迈进棺材的人了,还要为这些事烦恼,是真的很可悲。
两老是老实本分的农家人,摊上谭氏这样无理取闹的儿媳,着实让他们头疼,她那嘴皮子不是一般人能招架得住,活的都能说成死的。
不偏帮他们,就在村子上散播老刘家的坏话,说两老偏心几个弟弟,不把他们大房家当家人。偏帮他们,又得寸进尺。
明明是五十来岁的两个人,却已是满头白发。
刘苏满是心疼,两老年轻时,也算是村子上家庭条件较好的。
两口子好说话,是村子上实打实的老实人,很多人都很愿意与之来往。
工作不怕苦,不怕累,早出晚归,勤勤恳恳,辛辛苦苦一辈子,不仅拉扯大了四个儿子,还有钱供四个儿子上学堂,建房子。
也曾风光过,只是好景不长,许是疏忽对孩子的管教,孩子大了以后,一个比一个气人。
大房家的整天不干正事,只想着在两老这里讨要好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