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嫣听了点点头。王氏又笑着对杨若珊道:“珊丫头啊,你可不许惦记你的亲事。”
杨若珊撇嘴道:“我就是想想,娘你也管得着吗?我才不嫁到那种地方去受罪。”
王氏道:“娘知道,不让你嫁到镇上,就是怕将来咱们家过不下去,咱们一家四口搬出来,靠你的月利银子生活。你放心,咱们肯定能撑下去。等娘病好了,咱们就努力挣银子,给你攒嫁妆,绝对不能让闺女受苦。”
杨若珊嘻嘻笑着抱住了王氏。
王氏也搂着杨若珊的肩膀,满怀憧憬地说道:“娘盼着有一天,你哥哥、嫂子们也能有出息,你能嫁得体体面面,咱们娘俩能光宗耀祖。”
母女俩说了半宿,直到天黑透了,杨若菲跑进来叫姐姐睡觉,杨若菲才恋恋不舍地松开王氏躺下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杨若嫣先去了霍家拜访。
她到的时候,霍景灏正和霍景耀坐在客厅闲聊。霍景灏的妻子李氏已经起床去灶间烧火了,霍景灏则陪着杨若嫣坐在椅子上。
杨若嫣笑容甜美的和霍景灏夫妻见了礼。
霍景灏笑呵呵的道:“你可是稀客,快来,坐。”
杨若嫣笑着谢过他,落座喝茶,然后把昨晚写好了的信交给霍景灏看。
信是她昨晚写好的,因为想到王氏要写信给村长,就赶紧地写好,趁着王氏去茅厕的功夫,她拿了出来。
霍景灏看完了,抬起头笑着对她道:“你放心,我这几天就找人写信,给乡下老宅送过去。”
杨若嫣忙站起身,恭谨地向他施礼道:“谢谢霍举人。”
霍景灏笑着摆手道:“举手之劳罢了。再说你这么懂事的孩子,不值当你这样客套。你既然要搬家,那你们啥时候搬走?你们一家都走了,我也好安排你们住到新家里。”
杨若嫣笑着道:“明天我哥哥和嫂子来送信,我跟他们商量商量搬不搬。”
霍景灏点头,“那你们尽快,今天下午就动工吧,等过两天我就派车去把东西拉过来。”
杨若嫣笑着道谢。
从霍家回来后,杨若嫣就和杨华忠说了自己的计划,杨华忠也表示同意。
第二天一早,王氏果然就写了一张薄薄的纸条递给杨若嫣道:“珊丫头,这就是咱们要去县城的路引和凭证。”
杨若嫣双手捧过来,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有县城的地址和房产地契,还写明了房子和田地等情况,最重要的是,房子周围是什么样的土地,房子占地多大,房子是什么样式的。
杨若嫣笑了,她没想到古代的路引制度如此严格,连房屋占地多大都要详细标注。不过想想也释然,毕竟是个封建社会嘛。
杨若嫣把路引和凭证装进包袱里,又叮嘱杨华忠:“爹,你千万别说漏了嘴。你就说你打算买地种地,咱们家的银钱不够。咱们在镇上赁个小铺面,雇几个短工种地。”
杨华忠便答应了,临出门,又嘱咐道:“珊丫头啊,咱们要去县里的事儿别说给你奶听。省得她闹腾。”
杨若嫣笑着答应了。
等到了傍晚,杨华忠带着杨浩文和杨若珊兄妹去镇里,把王氏留下照料王氏,王氏一再嘱咐杨华忠,让他们一家搬家的时候,喊自己去。
等杨华忠他们走了,杨若嫣才回到自家院子,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院子里吵吵嚷嚷的很热闹,还传来女子尖厉刻薄的声音。
杨若嫣皱眉,急匆匆的走进院子一看,却见院里的石板路上,一个穿粉白绣花裙裳的姑娘,正在指桑骂槐地训斥自己的弟弟杨浩文。
那姑娘身边跟着她奶和婶婶刘氏,还有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穿戴考究的小伙子。那小伙子长得倒也高大挺拔,脸色红润,眼睛炯炯有神,但是一看就知道不是读书人,而且他衣着富贵,腰间佩剑,显然非常的有钱有势。
杨若嫣一见到那个小伙子,脑海里就浮现出他的资料。他姓陈名福瑞,是江南首富陈家的长孙,是京城人士。
这人长得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又颇有涵养。杨若嫣猜测他可能不是陈家真正的长孙,而是陈家的次孙,不过是嫡系子嗣里的佼佼者罢了。
王氏看见杨若嫣回来了,急忙冲着她招手:“嫣儿,快回来。这位陈公子说是你未婚夫君。我瞧着倒也仪表堂堂,配得上我们家珊儿。嫣儿,他怎么突然找来了?莫不是来提亲的吧?”
杨若嫣微笑着摇头道:“娘,您想哪去了。这位陈公子……不是咱们的未婚夫婿,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