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沂让人快马加鞭送去的信终于交到了傅江知的手里。
傅江知看过后想了想,开口道:
“那便按照温妃说的晋为贵嫔吧。”
“是,奴才遵旨。只不过温妃娘娘还给舒妃娘娘捎了封信,皇上您瞧着要不要看看?”
黄德才从手里拿出了另外一封信,递到傅江知面前。
傅江知盯着信犹豫了番,摇了摇头。
“送去给舒妃吧,女子家闺阁话,朕不感兴趣。”
“是,奴才遵旨。”
——
黄德才恭敬的将信交到姜徽鸢手里,笑着打了个千便离开了。
绣春仔细检查了一番信封,没有发现被开封过的痕迹。
“娘娘,皇上居然没打开瞧瞧。”
姜徽鸢挑了挑眉,出乎意料傅江知居然不好奇里面写了些什么,还是说是故意的。
“还是留个心眼。”
姜徽鸢从绣春手里接过信封,小心翼翼的打开。
宋佳沂在信里提及了太后给五皇子和五公主各让内务府打了一对金锁,自己和祝晏如又单独为两个小家伙庆贺了一番。
信上又提及了太后发难于祝晏如而且仪容华怀着龙嗣,计划恐怕不得不提前了。
又提及沁嫔晕倒的事情来得蹊跷,宋佳沂觉得里头有些许不对劲,待姜徽鸢回宫后再仔细斟酌。
后尾又补充了些琐事,如此这封信才算读完。
姜徽鸢看过后便让绣春放到盒子里放好,原先是要烧掉的,但为了防着傅江知,姜徽鸢留了个心眼。
连着下了好几天的连绵雨终于停了,出了金灿灿的大太阳。
于是,姜徽鸢让绣春给各位嫔妃们递了看戏的请帖。
原本这个习惯往年是由敦贤皇贵妃所操持的,但敦贤皇贵妃薨逝后众嫔妃们似乎没再聚在一块听过戏了。
姜徽鸢所理解的意思就是,这唱戏不是单纯给大家解闷的,也可以是产生火药味的地方,兴许台下的戏比台上唱的更好听。
因是仪容华怀着龙嗣,姜徽鸢让绣春另外准备了软椅和靠垫还有一些吃食。
本是没有这些吃食的,因为绣春担心仪容华从中作梗陷害自家娘娘。但姜徽鸢摇了摇头否决了仪容华会如此,毕竟打蛇打七寸她眼下只挂念肚子里的。
于是绣春让御膳房的厨子炖了一锅银耳燕窝羹,给每一位嫔妃都准备了一碗。
洛以宁看在眼里直呼绣春心真细。这一来二去的除了看戏的由头是姜徽鸢起头的,旁的是一样也没有落到姜徽鸢手里。
如此一来,就算是有心之人想借题发挥嫁祸给姜徽鸢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众嫔妃们皆是按时到竹院落座,有了上次的教训兰贵嫔不再敢胡作非为。
绣春先是招呼着众嫔妃们落座上了银耳燕窝羹。
众嫔妃们知晓绣春的来头不小,对绣春也客气几分。
“好在老天爷怜惜,终于不再接连绵雨这几日。这才让本宫有机会邀众姐妹们一起到竹院听戏。”
姜徽鸢着简装,夏日暑气难敌穿的太多太隆重对自己也是一种负担。
“臣妾/嫔妾给舒妃娘娘请安,舒妃娘娘金安。”
众嫔妃们见姜徽鸢来了,纷纷起身行礼。
姜徽鸢点了点头,示意众嫔妃们起身。接过绣春递来的戏册点了几场经典的这才递给后边的人。
“不如先听听舒妃娘娘点的吧,妹妹们瞧着也摸不着头脑,还是先听听舒妃娘娘的。”
戏册在洛以宁的手里打了个回头路,没给后面嫔妃点戏的机会,洛以宁便把戏册递了回去给绣春。
其他三人见状不好拂了洛以宁面子只好点头附和。
众嫔妃们正看的入神,突然不知道从何处大量涌出了许多虫子。像吃醉了酒的无头苍蝇似的往每个嫔妃们身上扑。
一时间竹院里乱做一团。
姜徽鸢暗想遭了,仪容华肚子里的龙嗣。
连忙让绣春先去护住仪容华往外走,自己则拿起扇子扑打着飞窜的虫子。
这些虫子好似不怕人一样,一直被赶走后又飞回来直到被拍死。
“小安子,快拿火把来。虫子怕火,快。”
姜徽鸢大喊着,竹院内都是女子的尖叫声。
小安子得了令,连忙飞奔着去寻来火把和其他太监一起驱赶着虫群。
绣春将仪容华安顿好,这才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