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诸佛等各各称叹阿弥陀佛无量功德。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毁正法及谤圣者。阿难。若有众生。于他佛刹发菩提心。专念无量寿佛。及恒种殖众多善根。发心回向愿生彼国。是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比丘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即随如来往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愿生极乐世界欲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阿难。若他国众生发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非恒种众多善根。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阿难。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阿难。以此义利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佛告阿难。东方如恒河沙界。一一界中有如恒沙菩萨。为欲瞻礼供养无量寿佛及诸圣众来诣佛所。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刹 数如恒河沙
如是佛土中 恒沙菩萨众
皆现神通来 礼无量寿佛
三方诸圣众 礼觐亦同归
彼于沙界中 道光诸辩论
住深禅定乐 四无所畏心
各赍众妙花 名香皆可悦
并奏诸天乐 百千和雅音
以献天人师 名闻十方者
究竟威神力 善学诸法门
种种供养中 勤修无懈倦
功德智慧景 能破诸幽冥
咸以尊重心 奉诸珍妙供
彼观殊胜刹 菩萨众无边
愿速成菩提 净界如安乐
世尊知欲乐 广大不思议
微笑现金容 告成如所愿
了诸法如幻 佛国犹梦响
恒发誓庄严 当成微妙土
菩萨以愿力 修胜菩提行
知土如影像 发诸弘誓心
若求遍清净 殊胜无边刹
闻佛圣德名 愿生安乐国
若有诸菩萨 志求清净土
了知法无我 愿生安乐国
复次阿难。极乐世界所有菩萨。于无上菩提皆悉安住一生补处。唯除大愿能师子吼擐大甲胄摩诃萨众为度群生修大涅盘者。复次阿难。彼佛刹中诸声闻众。皆有身光能照一寻。菩萨光照极百千寻。除二菩萨光明常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言。世尊。彼二菩萨名为何等。佛告阿难。汝今谛听。彼二菩萨。一名观自在。二名大势至。阿难。此二菩萨从娑婆世界舍寿量已往生彼国。阿难。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皆具三十二相。肤体柔软诸根聪利智慧善巧。于差别法无不了知。禅定神通善能游戏。皆非薄德钝根之流。彼菩萨中有得初忍或第二忍者无量无边。或有证得无生法忍。阿难。彼国菩萨乃至菩提不堕恶趣。生生之处能了宿命。唯除五浊刹中出现于世。阿难。彼国菩萨皆于晨朝。供养他方无量百千诸佛。随所希求种种花鬘涂香末香。幢幡缯盖及诸音乐。以佛神力皆现手中供养诸佛。如是供具广大甚多。无数无边不可思议。若复乐求种种名花。花有无量百千光色。皆现手中奉散诸佛阿难。其所散花。即于空中变成花盖。盖之小者满十由旬。若不更以新花重散。前所散花终不堕落。阿难。或有花盖满二十由旬。如是三十四十乃至千由旬。或等四洲或遍小千中千。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此诸菩萨生希有心得大喜爱。于晨朝时。奉事供养尊重赞叹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及种诸善根已。即于晨朝还到本国。此皆由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
复次阿难。彼极乐界诸菩萨众。所说语言与一切智相应。于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刹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不希求想。无自想。无烦恼想。无我想。无斗诤相违怨嗔之想。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有柔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