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有情前世因果堪任法器。随应说法令速解脱。舍利子。云何名为不定之性。由外缘力而成熟相。若得如法教授教诫。可得解脱。不得如法教授教诫。不得解脱。如来为说随顺缘因相应之法。彼诸有情闻正法已。如理修行证解脱果。为如是等得义利故。诸佛世尊出兴于世。舍利子。云何名为邪定之性。谓有情性烦恼所蔽不修净业。识性薄弱愚痴深厚。住邪见网非正法器。若使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终不堪任证于解脱。如来如实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舍置。是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愍此有情作利益故。被弘誓铠入邪见军教化摧伏。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三种贪行。或净美相起于贪行。或爱恋相起于贪行。或先世因起于贪行。又能了知三种嗔行。或损害相起于嗔行。委练观察起于嗔行。先世随眠起于嗔行。又观了知三种痴行。或有痴行因无明生。或有痴行因妄有身见生。或有痴行因疑而生。如是一切如来如实皆能了知。
复次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诸行。苦乐二行俱能速通。诸根利故。苦乐二行俱是迟通。诸根钝故。又如实知迟行迟通。舍所缘故。迟行速通道不息故。速行迟通勇决进故。速行速通非彼性故。又如实知。或有诸行简择力满非修习力。或有诸行修习力满非简择力。或有诸行简择修习二力俱满。或有诸行简择修习力俱不满。如是诸相如来如实皆能了知。又如实知。或有诸行信欲具足非方便具足。或有诸行方便具足信欲不具足。或有诸行信欲方便俱不具足。或有诸行信欲方便二俱具足。如是一切皆能了知。又如实知。或有诸行身业清净非由语心。或有诸行语业清净非由身心。或有诸行心业清净非由身语。或有诸行非身语心。或有诸行由身语心而得清净。舍利子。如是乃至一切有情所有诸行。或因流转。或因不流转。或因流转及不流转。如来以无碍智见故。于如是等一切处转。如是舍利子。如来遍教行智力。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诸菩萨摩诃萨闻是智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善逝如实了诸行 能知定因有情性
又知不定成熟相 及诸根因相应法
诸行三种贪相应 及与三种嗔痴合
无边广惑相应行 缘因大师如实知
诸有苦行而根利 及有此行而钝根
诸有乐行根利钝 世大依怙如实知
诸有钝行及钝修 或复行钝而修利
或复行速而修迟 或有俱速非彼性
或有诸行简择生 不由修习道力起
或修习生非简择 俱生别异共相应
或有诸行信欲转 清净而非方便净
或有返此俱不俱 佛遍智者皆明了
复有净修于身业 非语非心业清净
或复语净及身净 而彼心体非清净
或有内心常清净 身语二业非清净
或复语净及心净 而彼身业未尝净
或身语心净不净 诸行流转及寂灭
遍智见者如实知 是为如来第六力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六遍趣行智力。由此力故。如来自称处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无有如法转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发起杂染清净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一切静虑解脱三摩地。及三摩钵底。发起杂染清净之法。舍利子。如是等相云何知耶。谓如实知。由因由缘一切有情能令杂染。又如实知。由因缘故一切有情能令清净。舍利子。何因何缘能令杂染。舍利子。由不称理作意为因无明为缘。令诸有情发起杂染。如是无明为因诸行为缘。诸行为因识为其缘。以识为因名色为缘。名色为因六处为缘。六处为因诸触为缘。诸触为因受为其缘。以受为因爱为其缘。以爱为因取为其缘。以取为因有为其缘。以有为因生为其缘。以生为因老死为缘。烦恼为因诸业为缘。诸见为因爱为其缘。随眠为因诸缠为缘。舍利子。由如此等诸因缘故。令诸有情发起杂染。如是等相是亦如来如实了知。舍利子。何因何缘能令清净。舍利子。有二因二缘能令一切有情清净。所谓由他顺音。及由内自如理作意。又奢摩他缘于一境。及毗钵舍那善巧方便。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不来智及不去智。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无生观及证正定。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行具足及明无明解脱作证。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修解脱门及性解脱智。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随觉谛及随得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