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只知苏秦张仪,乃能言善辩之人,殊不知,他们亦是真豪杰!”
“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安邦定国之功,绝非恃强凌弱,贪生怕死之辈!”
“反观时下有人,一听说曹操拥兵百万,且不问虚假真实,即刻欲叩首乞降。”
“这等人,还敢笑苏秦、张仪吗?”
面对诸葛亮直视的目光,顾雍无言以对,只得无奈甩动袖袍,悻悻退回到坐席中。
“孔明以为,曹操何许人也?”
骆统起身叫住诸葛亮的步伐,开口质问道。
诸葛亮闻言,看向此人,朗声开口道:“汉贼,天下人皆知,足下又何必多此一问!”
“哈哈~”
骆统朗声大笑,摇头道:“此言差矣!”
“汉,传世四百余年,天命已尽,如今三分天下,曹操已得其二,剩下其一,也暗怀归心!”
“刘使君,不识天命,焉能不败矣!”
诸葛亮目光微凝,怒声训斥道:“足下此话,真是……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言!”
“人生于天地之间,当以忠义为本!”
“吾等既为汉臣,自当与曹贼势不两立!”
“大汉已传世四百余年,为何不能再传世四百年!”
“正是因为有了你这样不忠不孝,无君无父之辈,才会坏了大汉天下!!!”
骆统瞬间被诸葛亮骂的狗血淋头,愤愤一声,坐回到了座位上。
在诸葛亮继续前行之际,陆郎悠悠笑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又为相国曹参之后,刘使君自称中山靖王苗裔,却是无可稽考!”
“世人只知其为织鞋贩履之辈,何足与曹操抗衡啊?”
“哈哈哈~”
郎朗笑声,久久回荡于殿宇之中。
方才在诸葛亮口下吃瘪的众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此事堪为刘备一生之诟病!
反观诸葛亮,却是并不着急答话,踱步行至鲁肃身旁,诧异询问道:“子敬,此公莫非是当年袁术帐下盗橘子的陆郎,陆公纪?”
此话一出。
仿若被踩中尾巴的陆郎,面色瞬间难看无比,目光左右闪躲着。
诸葛亮见状,趁势上前道:“曹操即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也!”
“而今曹操,专权横行!欺凌君王!”
“不但蔑视皇帝,更是蔑视祖宗!”
“不为汉室之乱臣,亦为曹氏宗族之叛逆!”
“我主刘皇叔,乃堂堂汉室帝胄,当今天子按宗谱赐爵,并亲口称之为皇叔!”
“何谓无可稽考?”
“再言,当年高祖皇帝出身亭长,而终得天下,织席贩履又有何耻辱可言?”
“汝实乃小儿之见,不足与吾等高士共语!”
“你……”
陆郎愤愤手指向诸葛亮,有心想要辩斥他,却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
值此之际,孙韶起身冷笑道:“孔明之言,可谓强词夺理尔!”
“不是正论!”
“敢问孔明先生,治何经典啊?”
诸葛亮闻言,朗声笑道:“我从不做那些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之事!”
“这些只不过是那些迂腐书呆子们爱做的事!”
“与兴邦立业,毫无关系!”
“哦?!”
孙韶惊咦声中,带有一丝鄙弃之意道:“先生从未做这些,又岂知是迂腐之人!”
“自古以来,立贤立德,皆为此据!”
“传世之作,又岂是你口中说的这般不堪!”
“哈哈哈~”
诸葛亮朗声大笑道:“自古以来的大贤们,也未必治何经典。”
“商汤的宰相伊尹,也不过是个耕地的奴隶!”
“兴周的姜子牙,也曾坐渭水垂钓的渔夫!”
“至于后世张良、陈平之辈,皆又匡扶宇宙之才!”
“也未曾听说他们有何治何经典啊?”
“这……这……”
孙韶被诸葛亮辩驳的面红耳赤,吞吞吐吐。
谁料诸葛亮,却未打算就此罢口,继续说道:“可叹书生们,张口经典,闭口古训!”
“终日忙碌于笔墨之间,我看这些人恐怕也只会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
赤果果的蔑视,无异于就是在讥讽孙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