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牧未死,为荆州大患,如今陈牧不出,或许担忧荆州氏族杀戮,请丞相自寻办法。
荀彧认为一定是这个原因。
所以他在书信之中让丞相注意这件事情。
现在这些乱臣贼子妄想分裂汉室。
他荀彧是第一个不答应的。
片刻之后。
荀彧将笔给收了起来,然后看着身边一个小童,开口说道:“你去准备一匹快马,将这封信尽快送给丞相。”
这小童闻言躬身拱手“诺!”
随之离开了这里。
荀彧处理完这件事情之后,看了一眼外面天气倒是不错。
于是便起身来到府库之中查看钱粮。
兵将之勇便在钱粮上面。
若是没有钱没粮的话,根本不会有人上战场拼命。
他负责后勤,自然是每日都要查看这些东西。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
荀彧都在一直重复这些事情。
他将府库之中的钱粮给清算一遍之后。
便去月旦评品茶。
享受着乱世之中难得的平静。
此时荀彧并不知道,陈牧已经出山,曹操已经料到,荆州氏族与陈牧有旧仇。
许昌。
一处宽敞的酒楼前,早已摆好了台子。
本就熙攘的街道,今日更是被围的水泄不通。
原因无他。
又到了每月初一举办的‘月旦评’时间。
所谓月旦评。
乃是由专人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
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或者“月旦品”。
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
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此时站在台上的,乃是与汝南袁氏,同为当世大家的杨彪。
自从卸任太尉。
杨彪闲来无事,便自告奋勇,来主持本次月旦评。
有了他这等的名门大家参与。
许氏兄弟自然求之不得,早几日就开始大肆宣传。
许多人慕杨彪的名气而来,让月旦评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大家稍安勿躁。”
待到台下坐满了人后。
杨彪清了清嗓子,手拿折扇,‘啪’一声拍在案几上。
“本次月旦评,就由我,来为大家点评。
多谢大家前来捧场啊。”
“好!”
“哈哈哈哈,杨大人,您就快说吧!”
“我们都等不及听您点评了。”
“就是说啊!”
“……”
台下的欢呼与督促声,让杨彪很是满意。
他轻笑着,朗声道。
“既然大如此抬爱,那我杨某人自当不能辜负众望。
今日,就有我来为大家,品评天下英雄!
这一次,我将要品评的乃是军师谋士。”
杨彪举杯品酒,折扇一展。
“我首先要评的,乃是凤雏——庞统。”
“这庞统啊,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人,从父庞德公。
话说他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
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
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
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
对其可谓是称赞有加。
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
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
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
其能力更是出众,有着辅佐帝王之能。
只可惜他样貌实在不好恭维,至今仍不得志。
当真是可惜可叹。
我给之评语: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绝非虚言。”
随着杨彪的评点,台下的人也点头赞同。
“我曾见过凤雏先生,他的才华,的确惊为天人,丝毫不输我见过的任何人。”
“那肯定啊,能得到如此高评价的人,当世之中,不过也就唯二罢了。”
“真是可惜啊……”
在众人讨论声中。
杨彪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