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将士们,许多都出现了水土不服之症。
一开始这些情况并不算多。
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症状的将士越来越多。
水土不服会大大缩减我方战斗力。
而周瑜常年与水军,以及江东附近的势力打交道。
自然也熟知这一点。
在加上,我们都认为,他不敢奇袭,就极容易掉以轻心。
在这种情况下,周瑜一旦奇袭,效果将极为拔群。”
贾诩将心中所想道出。
荀攸闻言,也微微颔首。
实际上,他的心中,也隐约对此有着一定猜测。
只是没有明说出来。
现在见贾诩与自己所料相差不多,也就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微微皱眉道:“文和所言极是,不过,这种可能性,仍旧是微乎其微。
毕竟奇袭我等,算得上是剑走偏锋,险中求胜。
若是成功还好,一旦失败,江东便如同虚设,可直接长驱直入。
周瑜是否会赌这种可能性,还是两说。”
贾诩颔首道:“事情究竟如何,今夜便能见分晓。”
议论过政令后。
荀攸又道:“对了,你们可知晓正在樊城的徐庶?
现如今表现看来,他应该已经知晓,陈牧还活着的消息。
像他这种对陈牧极为崇敬的人,唯有知晓陈牧情况,才会如此……”
程昱讶然道。
“公达,你的意思是,这陈牧,或许就在咱们营中?”
陈群难以置信道:“若真是如此,那陈牧为何不现身呢?
以他的才华,丞相必定极为爱惜,甚至封为上卿,位列首席军师。
毕竟在月旦评榜上,他可是十二军师之首。”
钟繇也疑惑道:“是啊,对于这一点,我也极为不解。
若是这陈牧当真没死,而且就在曹营,又为何不愿抛头露面呢?
难不成是怕丞相秋后算账?”
荀攸摇了摇头:“具体的原因,只怕谁也不知晓。
但尔等别忘了,自从徐庶来到丞相麾下后,向来都是一言不发。
可忽然换了一个人般,愿意献计献策。
这其中的转变,可谓是判若两人。
在结合徐庶与陈牧的关系。
徐庶态度的转变,只怕与陈牧脱不了干系。
所以眼下几乎可以断定,那陈牧,就在营中。
不过正在隐藏身份罢了。”
钟繇和程昱等人,顿时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就是不知道,他究竟以什么身份,又躲在何处。”
陈群摇头:“若是他肯亲自出面,这场战争估计又可以简单许多。”
程昱对此也颇为赞同。
荀攸更是叹了口气:“不管是什么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想要请他出山,只怕要主公亲自出面才行了。
其余人去请他,只怕连他的眼都不入。”
他的话引起其他人频频颔首。
是啊。
一个从无败绩,还写出吞吴十策这等奇计的天才。
寻常人又怎么可能请得动呢?
除非他心甘情愿,否则即便是圣旨,陈牧也只会不屑一顾吧……
听着几人讨论陈牧。
贾诩不由想起,那日见到的年轻文士。
站在江边,谈吐不凡,胸怀大志,却懂得内敛其中。
许多乱世中混迹多年的老狐狸,都远不及他。
对方年纪轻轻,便有着如此泰然处之,卓尔不群的气质。
那份心智,能力,气度,全都绝非寻常人所能及。
他看向不远处的陈群,不由叹息。
当初陈群许诺,让对方做幕僚主薄。
看来他是小瞧那位文士了。
也不知道那人现在何处。
只希望不要投到其他势力麾下便好。
否则日后,极易成长为一个不可小觑的大敌。
……
江东,驰道。
一队两百人的轻骑穿林过叶,马蹄激踏,飞沙走石。
为首者身披红装轻甲一骑绝尘,领先身后轻骑百余米。
这领队的不是别人,正是江东大小姐,弓腰姬孙尚香!
贴身的轻甲不仅轻巧灵活,更是勾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