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打字员方薇
方薇这也不干,那也不干。
李三彪问道:“那你以后到底想干嘛?该不会是干个体吧!”
方薇哈哈大笑一阵,乐得腰都快弯了。
“个体户,你觉得本姑娘像是喜欢卖菜的样吗?”
她大咧咧拉住李三彪的手:“我想了,以后我要去香江过好日子,嫁给一个有钱人,天天在海滨玩,不管干什么,我都乐意!”
李三彪心说这丫头怕是没救了,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原则,还是道;“那个方薇,香江有个职业叫女秘书,你喜欢干吗?”
方薇拍着手跳了起来:“那当然好了!”
李三彪道;“你英文好吗?那边可都是要打字的,而且要懂英文。”
方薇脸又耷拉下来了,不甘心地摇头。
李三彪道:“不过呢,以后香江的电脑也可以输入中文了,只要你学会了中文打字,一样可以去香江,在小公司当个文秘,你看怎么样?”
方薇这回来了兴趣,神采奕奕道:“好,只要我能去就行!”
李三彪笑道:“这就好办,那你上我的车,我这就带你回去…”
方薇穿着高跟鞋,一路小跑跟在李三彪后面。
看见李三彪开着一辆崭新的斯柯达,
方薇忍不住往他身上靠了靠,
摸着光滑的车漆,不住赞叹道:
“你虽然没我爸官大,但车比他的好!”
李三彪带她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正好茅晓童也在。
看到气质迷人,风姿绝代,而且女人味十足的女秘书茅晓童,方薇突然有了一丝自惭形秽。
方薇大大的眼睛,皮肤白皙,纯真感十足,长相性格都很像小燕子。
如果不是跟风杀马特,倒是个不错的姑娘。
作为总经理秘书,茅晓童每天都在噼里啪啦,十分激烈的声音中度过。
不要误会,人家不是你想的那样,而是在打字!
李三彪如今有很多外国业务,要跟老外签合同,
三大爷可以给李三彪生成了标准制式合同,语言十分严密,让最刁钻的外国客户也找不到法律漏洞。
李三彪用打字机给茅晓童敲了一份样本出来,其他的合同,都按这套合同换皮。
在李三彪偶尔指点下,茅晓童的商务英语进步神速,基本上可以独当一面,已经成了合格的外贸秘书。
当然,经过李三彪的不断磨练,茅晓童的茶艺更是一日千里。
至于说茅晓童的打字,倒不是李三彪教的。
其实很多人觉得四九城很封闭,这是刻板印象了。
四九城的涉外机构比魔都只多不少,而且更加多元化,第三世界氛围更是浓厚。
比如刚国总统卢巴被杀害时,四合院里群情激奋。
在一大爷主持下的全院大会,也人人都发过言,
李三彪跟贾叮当、贾小花,作为小学生在院里发言,表示对幕后黑手冲伯的愤慨。
后来刚国那位蒙托,打败了冲伯之后,还来过四九城,
李三彪那时候在上初中,也双手举着小鲜花,在机场路边上夹道欢迎来着。
而且在六七十年代,虽然龙国和东洋没有直接的大使级外交关系,
但东洋的一位公爵西园寺公一,在龙国广播里一般称为西园寺亲王,却是常驻四九城的,而且经常出现。
而且地名也比现在还洋气,比如如今的回龙观,那时候叫做“中越友好公社”,在70年代末改成了“中ri友好公社”。
此外还有不少乡镇,跟某个国家结成友好关系。
比如“中阿友好公社”“中德友好公社”“中波友好公社”“中柬友好人民公社”“中古友好人民公社”“中chao友好公社”,一共达是十一个之多,这些国家的大使和工作人员会去当地参加活动,
李三彪小时候在中波友好公社长大,波国外宾去头二营村幼儿园,
幼儿园还给每个小朋友,都做了一身天蓝色的套衣。
派技术人员帮着指导粮食生产,甚至捐赠厂房机器,有很多乐子事。
有的公社在80年代中后期改名,但多数对内改叫乡镇,对外还保持着友好公社的名称,依旧还在活动。
哪怕是八十年代初期,四九城谈不上有多封闭,大概就是从毛熊风东欧风,慢慢换成了欧美风港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