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可炒可烩可煮,用来烧肉更是别具风味。
可惜这时候的肉食,跟慈姑可谓处在两极,慈姑常有而肉不常有。
大家吃十顿慈姑都不一定能吃上一顿肉,就更别说放在一起做了。
不过陶向予有其它做法,猪肉是肉,鱼肉也是肉呀,像他们这种渔民家庭一年吃鱼肉可比猪肉多很多,她在家里就经常把慈姑搭配鱼肉变着花样来烧。
大多数吃起来都挺不错,只有偶尔那么几种,味道实在比较怪异,已经被陶向予拉进黑名单里了。
“小陶姐,你看这样可以了吗?”小陈完成了他的剁鱼茸大业。
陶向予伸过头看了一眼,问题是没啥问题,就是看起来真的有点太少了。
也是,两条巴掌大的小黄鱼,起掉鱼骨架,还能剩多少肉啊?
再给剁成鱼茸,真要捏起来可能就捏十来颗鱼丸的量,塞牙缝都不太够。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好在她不是要做鱼丸,凑合着用也够了。
陶向予把鱼茸拿过来,用手刮进慈姑茸和肥腊肉的盆里,再加进干虾米,撒上盐巴、白糖、胡椒粉,倒几滴香油搅匀,最后搓揉一会儿,成为饼料。
在饭馆的后厨做菜,最大的好处就是烹饪的家伙事都比较齐全,各种调味料也全。
而且只要不是故意浪费,像白糖、食用油这些,都可以不用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抠抠搜搜地能省一点是一点。
说白了饭馆也没必要省这点东西,这就是个满足人的口腹之欲的地方,来这儿花钱吃东西,还吃不到油星,还不能过了嘴瘾,那才是饭馆的失职。
当然了,陶向予不清楚平时饭馆的大师傅们会不会抠抠搜搜地用料,因为她没见过也没怎么吃过,但那也不关她的事。
反正她自己做这个临时“大师傅”就不会替饭馆省这一点东西。
“小陶姐,这冬瓜是不是煮汤?我先削皮然后切了吧?”
陶向予正在将一个洗干净的圆形笼屉抹上一层薄油,就听小陈拿着冬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