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军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且是一个很多年都保持认真、敬业,有钻研态度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看到一种新奇且有效的教育模式,他内心其实是很有一些交流欲望的,尤其还是自己女儿。
但欲言又止后还是没选择开口。
再怎么兴奋,他都没忘了自己跟女儿现在的关系,今日好像是有一些好的、积极的进展的,那就更该要把握住一些分寸了。
现在一时兴奋过了头,去跟女儿聊这些问题,难免会提到一些他们都不太想回忆的话题,太过了。别好不容易才有的一个氛围,待会又惹得女儿不高兴,不欢而散。
要解开一个心结,要治愈一段伤害的痕迹,并不是像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还是要交给时间,以后慢慢来吧。
陶向予也没怎么注意到一旁的老父亲欲言又止又默默收了一切心思的行为,她给赵平安“上”完一课,就又开始逗起小孩来了。
“怎么样,肚子还饿吗?”
“饿啊!更饿了不是!”赵平安小团子就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只要提起好吃的,别的都可以瞬间不记得的小吃货。
就算阿妈无缘无故打他一顿,只要给他做一碗好吃的就能哄好他,
如果不行,那就两碗。
陶向予知道小团子应该是想说刚才饿了,又过了这么久当然就更饿了。
于是装作嫌弃地说道:“哎呀,你这么能吃,一会儿就饿一会儿就饿的,我们家哪里养得起你哦。”
“要不这样吧,把你送去刘建军大队长他们家给他当儿子好不好?他们家生了六个女儿,一直苦恼没个儿子呢,他们家可比我们家有钱多了,不说别的,每天一顿大米饭还是有的。你去给他当儿子,应该就不会有饿肚子的时候了,你说好吗?”
“我不要!我才不要!”赵平安听完,整个小脸已经拉下来了,小拳头都捏得紧紧的。
“为什么不要啊?其实阿妈也不想的,但是你太能吃啦……”
陶向予还没贫完呢,就被一旁的陶新军打断了。
“他还小呢,这就叫能吃了?还没到真的能吃的时候呢,七八岁开始,才真正到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这才哪到哪。”
本来以为老头子又是看不过去她逗孩子要来训她的,这么一听,咦……难不成是要跟她合起伙儿来逗孩子啊?那敢情好!
刚准备开口,就听老头子继续悠悠地说:“小安呀,你知道你阿妈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多能吃吗?一天吃六顿,晚上睡觉前还要吃一碗米糊,不然就饿得睡不着觉。”
陶向予:“……”
赵平安:“哇!”
陶新军继续卖女儿:“你阿妈小时候是个小胖子,知道小胖子吧?就这里隔壁铁蛋他妹妹,秋秋那样的,比她还胖点,可能吃啦,你看都那样,都没把她给送人。”
陶向予:“……”什么情况!老头子是吃错药啦?!
赵平安:“哇哇哇!妈妈是个小胖纸!”
这小屁孩已经完全忘记了前面是在讲什么了,一心沉浸在他的漂亮阿妈原来是个小胖子的事情上。
陶向予:“……不是小胖纸!”
她小时候确实还是挺能吃的,哪个小孩子不是一天到晚喊饿的嘛,家里人都疼爱她,她一喊饿,就算从嘴里抠出一块来都要给她吃饱肚子。
三四岁的时候,她是有那么……一点……一点点胖乎乎的,但也真的只是一点点!
到七八岁开始,闹了几年饥荒,她就完全瘦下去了。
也得亏是她底子好啊,才没在那几年瘦得不成人样,一直到现在,她都跟胖这个字沾不上边了。
老头子说的倒是有点事实,可这是什么意思!
不帮她就算了,还在孩子面前拆她台子呀!
“外公外公,有没有皂片哦?小时候的,胖纸皂片。”赵平安一脸兴奋。
陶向予:“……”还能想起看来照片,真有出息啊臭小子!
这还是这小子这久以来第一次对他这个外公这么主动亲近,陶新军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而且隐隐约约好像找到了什么拉进爷孙关系的密码了……
“有,当然有,外公拿给你……”
陶向予一岁、两岁、三岁、四岁一直到八岁,陶新军每年都有带她到县里唯一那家照相馆照相。有时候是中秋节,有时候是春节,有时候一家人都去,就会拍个全家福,再给每个孩子都单独照一张。
当然陶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