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七零海岛小寡妇,捕鱼养娃全不误 > 第208章 撑一把伞

第208章 撑一把伞

赵春花就说,反正现在还不想,就算以后要嫁人,也得她自个儿找。要找一个她看得上的,要找一个谈得来的,不管那人是穷是富。

反正坚决抵制包办婚姻,不要年纪一到就随便给她塞一个人家。她也能一直干活,还能干很多的活儿,不会白吃家里粮食的。

她爹妈听了还笑了,说她小没良心的,家里什么时候要给她包办婚姻随便塞人了?要真是想给她包办婚姻随便找个人家嫁出去,还用得着问她的意见吗?

怕赵春花赌气,爹妈还主动宽慰她,跟她说别听亲戚朋友瞎说,咱们家的姑娘,爱多少岁结婚就多少岁结婚,甚至不想结婚也可以。家里不缺这点粮食,养十几年跟养一辈子,能有多大区别?

不需要听别人的话,不需要按所有人的路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只要自己乐意,自己过得快活那就已经足够好了。

爹妈跟赵春花一样都没有读过书,都是一辈子活在田间地头的粗人,说不出什么好听的人生道理。

可赵春花觉得,她的爹妈总是用最质朴无华的语言和行动,教给她与众不同的、最自由的生活格言,给了她一份拥有选择不同的底气。

虽然她自己选择的,不一定就是好的,甚至可能很坏,但她不后悔。

也是到了年纪很大之后,赵春花才慢慢觉察出来,原来她能养成这样一份性子,她能一直遵循内心做自己人生的主,其实根本跟她爹妈有极大的关系。

当然,她的爹妈不全是这样好的一面,他们也有很多世俗人的缺点,他们对待家里众多的孩子,也常有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甚至也重男轻女,只是程度较轻。

但赵春花记忆里留下的全然是他们好的一面,世俗里的一对父母,操持着那么大一个家庭,有那样的一份宽容与开明,是多少孩子求之不得的珍贵东西。

她赵春花的人生中,发生过很多的不幸,却也有属于她的一份幸运。

……

她们妇联曾经有个主任大姐,也说过她为人叛逆,但这是表扬她的意思。

意思是她内心很有些反抗精神,不懦弱不软弱,更不愿意事事都随着世俗去走。

因为天底下大部分世俗,对于世代的妇女同志来说,都不是公平的,可以说都是一种封建压迫甚至是加诸在身上的镣铐迫害。

不然为何,无数革命先辈们,要寻求建立一个全新的、朴素的世界,领袖要喊出“妇女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振聋发聩的口号。

这些个东西,赵春花是听得一知半解的,比较稀里糊涂的。

不过本质上的意思,她还是懂的。

虽然说起来好像不一样,但同她一直以来心里的那些个想法,大约就是一回事。

所以她挑了陶向予,她看中陶向予身上的那些特质,恰恰是不迎合,是有一些冲破世俗枷锁的自由随性在的。

当然赵春花说不出这些这么高尚的所谓道理,只是同样作为一个女人,同样遵循了世俗的方圆规矩去走了好像一个女人必经的路——到该谈婚论嫁的年纪就谈婚论嫁,该生孩子当母亲的年纪就生孩子当母亲,该在当家庭主妇伺候公婆就在家当家庭主妇伺候公婆。

内心是反抗了的,终究却是没有那个勇气和本事去跳出这个桎梏。

这个世俗方圆的桎梏,对于世世代代的女人来说,实在是太过深远巨大了。

正是走过这条长路,经历过这些身份,才更能感同身受,人同此心。

知道这里头的诸多辛酸苦楚,知道这些世俗的条条框框并不公平并不讲道理,知道这些从旁人口中轻易就跳出来的好似理所应当的要求,其实对每一个年轻的女人来说,是多深的苛求和完全无理的挑剔。

只是旁人的想法,赵春花也没办法去改变和干涉。

她只能要求自己,不要走着走着就被世俗的洪水冲走,去做那种遍地都是的糊涂婆婆,挑一个同样稀里糊涂在这个桎梏里走不出去的儿媳妇,稀里糊涂的把媳妇儿又熬成了婆。

就这么一代接一代,一个接一个,仍旧是世世代代的女人们,都在这个巨大的桎梏里淋雨、游荡。

如果可以的话,她赵春花,也想为暂时走进这个桎梏里的某位姑娘,撑上一把伞。

不要再一直淋雨了。

所以赵春花这个颇为特立独行的婆婆,遇着陶向予这个颇为特立独行的姑娘,大约真的有一些天生缘分在的。

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些很相近的磁场互相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