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玖嘿嘿讪笑。
万元良死后,郭老已重新跟瀚博书院联系上,为几个孩子将来的科考之路铺路。因此,郭老早早地就让书院里的夫子们帮忙做保,让孩子们获得考试资格。
加上现在几个孩子的身份是德永镇县令的干儿子,在办准考资格这件事上,格外顺利。
家里这次考试一共报了四个人,梁永齐、段北、许游、艾乐。
梁永齐本来不想参加考试的,但跟段北聊过之后,觉得家里多一个童生秀才什么的,以后行事确实更方便些,所以不情不愿过来参加了。
至于艾乐,则完完全全是被迫参加的。
没办法,许游说,就算将来想考取武状元,也必得先读书认字,否则就算拳脚上了三甲,文试不过关,也是没办法当武状元的。
唉,真麻烦。
艾乐揪着他的小包,噘着嘴,满脸不开心。
“我肯定考不上。”
他在读书的天赋上,远不及其他三个哥哥,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抱希望。
艾玖捏捏他的小脸,“能不能考上,都是咱们家里的读书人呢,其实啊,你能去参加考试,就比许多人强了。你看看,这满镇子的百姓,有几个识字的?”
艾乐低着头,不太高兴地嘟囔道:“若他们都考上,就我考不上,将来小花小叶肯定笑话我。”
“如果他们真的笑话你,我就告诉他们,能认得字,能读上书,能背诵文章,已然是很了不起的了。这整个大燕国,能背的出文章的,一百人中,只怕连十人都没有。难道还不够厉害吗?”
不得不说,她安慰人向来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