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克从信息控制系统的数据库中得到确定的消息之后,立刻又把刘凯叫了回来。
“刘工,我找到了这个,您先看看参考一下。”
梁克将查询到的信息投影了出来。
“这是联邦二十年前的设备?”
刘凯问道。
“对,我们现在有确切的消息,被封存的核心设备包括合金铣床在内的一数控仪器。”
梁克说道。
“能量约束核心和转换器呢?这俩兄弟是取不了巧的。”
刘凯问道。
“据我了解到的消息,应该都存放在同一个地方。
“那太好了,有了这些东西,我有把握改造出至少达到联盟上一代舰载机水平的战机。”
“内务部方面会尽快投入到情报收集工作,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配套的非敏感设备,统筹委员会那边会给出经费。”
刘凯向杨可告知之后,就马不停蹄的离开了,他现在需要去召集人手,讨论设计和整合方案,任务还是很繁重的。。
不过梁克也并不担心,毕竟这种系统化工程可是联盟的当家本领,他需要做的事就是把他们急需的核心设备冲到他们面前。既然有了解决方案,可以给达社的同志们创造更好的战斗条件,那当然是能不折中就不折中了,只能全力以赴。
梁克虽然能够做到手撕星舰,他连虚空之云都能造成威胁,解决几艘护卫舰当然也不在话下。但需要考虑到的是,达社未来的目标是控制索尔星全境,那么就肯定要面对梁克分身乏术的问题。
卡兹级运输舰倒是可以用来客串一下空中炮艇机,甚至是轰炸机,但再怎么说也是支援性质的舰种,不可能用它来争夺制空权,再怎么说也是一种高空版的地效飞行器,也不能这么不把对面当人啊,甚至不需要防空阵列,就是陆战武器都能解决掉它。
这也涉及到战略投送的问题,开战后皮伊尔帝国方面在索尔星的留守力量肯定是分布在各地和各个轨道节点上的,梁克不可能有上百个分身一路护送达社的士兵,他也不可能有那个速度,他又不是超人。
而且在见识到梁克的能力之后,除非是对面的指挥官脑袋抽了,否则他们更不可能会把手上所有的护卫舰和空天战机都集中在一起压上,能让梁克像水滴或者说惊奇大妈一样开割草无双,所以达社必须要有自己争取制空权的能力。
……
米西亚市的工业区在经过这些天的的建设和统合后,已经初具规模。
在高效建筑机器人的帮助下,达社控制区的工人们和scv很快就将梁克带来的“黑箱”全部消化完毕,正在加班加点地扩充达社军队的武备,更多的外骨骼装甲和无人作战单位被下发到一线。他带来的设备也很快填补了卡兹级运输舰等支援类飞行器的生产链条。
梁克带来的精炼和化工厂和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线也在紧张地铺设之中,勒莱加河谷地区的矿场也在源源不断地运送矿物,支撑着整个工业系统的运转。
干部培训和整合指挥系统的工作已经进入正轨,为了尽快让达社的军队适应日后大军团作战的要求,位于勒莱加河谷的演练场的实地演习和沉浸式虚拟现实设备加持的模拟实景演练齐上阵,达社的武装力量也在加快向一支正规军演变。
在信息控制系统的帮助下,已经正式转为公有企业的远星集团,也在利用日途号带来的民用产品和生产线,在各地市场攻城掠地,还有到目前为止进行的从梁克原先那个世界的某岛搞的“转型正义”,确实很好用。这些都在维持着整个经济系统的流转。
不过也不可能一直这么持续下去,这种看,堪称是“迈耶经济学”的模式,按梁克分析,差不多能持续到人类联军正式宣战的那个时候就差不多到临界点了,剩下的就是划线平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