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如墨又起床了,他先在自己的书店里溜达了一会儿,然后就又搁沙发上看书了。
今天依旧是看孙策的故事。
孙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于是他就把张昭等人叫到了床前。
孙策说天下要大乱了,但是咱们兵精粮足,你们就好好辅佐我的兄弟孙权吧,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于是就叫人将孙权叫到了自己的床前。
孙策就说,要是论带兵打仗,你不如我,但是论做个太平之主,让手下的将领各自有各自的效用,我不如你。
孙权成为接班人的时候,也只有18岁。
看到这里金如墨心里不禁哼哼了几句话可以呀,这孙家一个个地都是些少年英勇呢,还是人家基因好,各个娃都是好样的,羡慕哦羡慕哦。
羡慕归羡慕,还是要接着看呢。
孙坚的父亲是个种瓜的,寒门出身,不是名门望族,所以影响力并不大。
事业发展过程中,孙策借助了袁术的平台和资源,可是袁术后来称帝了,属于一个反贼,各个诸侯都不喜欢他。
可是孙坚和孙策都跟袁术有着深厚的合作,一下子就跟着打上了不好的印记。
孙策在统一江东的时候,对豪门望族还是杀了很多人。
这样新仇旧恨堆在一起,孙权的处境还是挺艰难的。
当时,公元200年,在孙权接班的时候,北方发生了官渡大战,不管谁打赢了都会将矛头对准江东。
孙坚就死于打刘表,所以孙权和刘表还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
孙权才18岁,还挺小的,也算一张白纸,他可怎么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哦。
看到这里,金如墨也为孙权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他吃了一把葡萄干就继续往下看了。
但是呢,就是孙策集团的核心骨干都很看好孙权,他们都很支持孙权,他们成为孙权走上领导岗位,最宝贵的资源。
孙策在托孤的时候,他选了一个托孤大臣,这个人叫做张昭。
孙策托孤的时候,说了一段话。他说我的弟弟孙仲谋如果不能胜任工作,你就自己来做这个位置。
孙权看见孙策死了,号啕大哭可伤心了。
张昭对他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你现在应该振奋精神,去发展壮大父亲和兄弟留下来的事业。
孙权就没哭了,然后张昭就带他上马如巡视三军,给他立威。
周瑜也来了,张昭和周瑜都非常重视孙权。
如今江东有三种势力,第一种势力是孙坚、孙策的旧部,这些势力忠心程度都没有问题。
第二种势力是一些流亡到江东的士族,他们手里没有军事力量,但是有才华、有谋略,而且能掌控舆论。
这些人里面,有支持派,也有中间派。
第三种力量是地方的豪强,这些人主要得态度呢,就是观望和犹豫,暗地里还有反对。
所以孙权上位以后,如何争取中间派变成一个他必须要克服的问题。
于是孙权想办法争取到了大将董袭的支持,董袭身高八尺,而且武力过人。
金如墨看到这里,觉得自己该上床睡觉了,还是明天再看吧,他这样想着,就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