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金如墨继续读孙权的故事。
这个谋士傅巽呢,善于观察人,他曾经对一个人叫做庞统做过一个精妙的评价。
他说此人半英雄,这个半呢,是半途而废的半,是半路而亡的半,实际上他可能说的是庞统这个人啊,人生半途而废。
这个谋士算是比较厉害的。
刘琮归顺了曹操以后,曹操让他担任了谏议大夫。
如果孙权这时候选择了和,那么就会失去父兄经营多年的江东基业。
如果选择失败,那么就会面临失败甚至丢失性命的巨大风险。
这时候穿插一个小故事。
就是说有父子两人去赶集,随身带着一头驴,出门的时候两个人商量谁来骑,父亲跟儿子说,你小你骑,我来牵着。
走了不远,碰到一个路人,路人说这么热的天,儿子得意洋洋地骑着驴,这么大岁数的爹在地上走,你还懂得孝敬老人吗?你还有人性吗?
儿子感觉很惭愧,他跟父亲一商量呢,两个人就换了。
父亲骑着驴,儿子牵着绳往前走,走了不远,又遇到一个路人。
路人说:这么热的天,这爹得意洋洋地骑着驴,这么小的孩子在地上走,不把孩子累着吗?你是不是亲爹呢?还有人性吗?
这爹也挺惭愧的,他就下来和儿子商量,就和儿子一起骑驴了。
走不远,又碰见一个路人,路人说,这么热的天,你们两个人骑一头小毛驴,虐待动物,还有没人性呢?
父子二人一想,确实啊。就下了驴,牵着驴往前走,然后又碰上了一个路人。
路人一看就急了,这么热的天,你们有驴还不骑,啥脑子啊?有智商吗?
父子二人就很无奈,你骑不对,我骑不对,都骑不对,牵着也不对。
最后两人一商量,就把驴蹄子绑起来,用棍子穿着,抬着走。
这下没有人评论了,大家都觉得他们太弱智了。
根据驴的故事,我们早知道,遇到重大的时刻,重大的事项,我们一定要有主见。
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见,又谁的意见都听,就会选择一个垃圾方案。
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广开言路,多倾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最后就是要有担当,做正确的事情,不要怕别人指指点点。
就像众口难调,你做得再正确的事情,也会有人给你挑毛病。
孙权呢,就广开言路,认真倾听各方面的声音,在赤壁大战之前,孙权的重大决策跟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鲁肃。
鲁肃其实这个人呢,非常豪爽大气,有勇有谋。
公元208年,曹操部队进攻荆州,然后刘琮投降了。
刘备就疯狂南撤。
鲁肃就跟孙权说,这刘表的队伍不团结呀,他们军中的将领分成两派,互相有内斗。刘备呢,是不会投降的,因为他和曹操是死敌,一定会打。
刘备和刘表呢,面和心不和,刘表因为要防范刘备,所以没有重用他,也没有给他什么资源。
如果刘备能和刘琮齐心协力,结成联盟,对抗曹操,那我们就应该加入这个联盟,跟他们团结在一起,对抗曹操。
如果刘备和刘琮不对付,那么我们就要想新的办法了,我们就可以趁他们内讧的时候,掌握荆州。
鲁肃告诉孙权,我们一手准备鲜花,一手准备菜刀。如果他们团结,我们就送鲜花。如果他们内讧,我们就上菜刀
看到这里,金如墨心想,这也是个狠人呐。
就继续看了。
然后鲁肃让孙权给他下一道命令,命令就是让鲁肃去荆州吊唁刘表。
主要是为了看一看形势。
鲁肃说他摸摸形势之后呢。就跟刘备谈一谈,告诉他东吴愿意跟你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