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孙权的故事。孙权把握了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个就是他手下部下的忠诚。
当时天下有很多一旦掌握了资源的人就扯旗单干了。
为什么周瑜对孙权如此忠诚呢?
周瑜也是一个能文能武,也很有计策的人,他的能力和孙权应该说不相上下。
这事儿还牵扯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叫做蒋干,他口才过人还很聪明。
曹操把蒋干收入自己手下,听说蒋干和周瑜关系不错,他就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就问蒋干,是不是曹操叫你来劝我投降呢?你是来当说客的吧?
蒋干说不不不,咱俩是老乡,我是从别人那里听说你的消息,你现在名扬天下,事业做得也很大。我这次来见你,一方面是想叙叙旧,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你事业发展得怎么样呢。
周瑜哈哈大笑,他带着蒋干去巡视了三营,还带着蒋干去看了自己的生活物品,相当于给蒋干公开了自己的军队信息。
蒋干回去后,就跟曹操汇报,他说周瑜这个人啊,雄姿英发,忠烈果敢。肯定他不会投降的,主公啊,你就不必再做打算了。
周瑜在和蒋干的对话中,说了自己为什么会忠于孙权。
他说,我和我的主公,表面上是上下级关系,但是主公对我另眼看待,把我当成自家的亲骨肉一般。我们处得像一家人一样,而且我们主公给我资源给我平台,给我充分的信任,对我是言听计从,我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可能变心,怎么可能造反呢。
从前面的吕蒙、甘宁、凌统到现在的周瑜,你会发现孙权在管干部方面,他是很花心思的。
简单来讲,每个人都有两种需求,一个叫底层需求,一个叫高层需求。底层需求有这些,比如房子、车子、票子、位子,这是低层需求,什么是高层需求,就是和精神相关的,比如理想、信念、忠诚、正义,荣誉、尊严、责任。
合作的规律是这样的,低层需求带来满意,高层需求带来忠诚。
满意和忠诚是两回事,你给房子、车子、票子、位子他的确会特别满意,但是他不会忠诚。你必须给感情,给理想,给事业,给前途,给尊严,然后他才会忠诚。
千里马要的不是草料,千里马要的是草原。
光有周瑜的忠诚度还不足以支撑战争的成功。
赤壁之战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叫做黄盖,是黄盖提出了火烧计策、诈降计策,这才获得了赤壁之战的成功。
黄盖小时候,家里非常地贫穷,但是他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爱好,那就是他喜欢读书。
黄盖就算是在打柴的时候,也会坐下来,读一点书。
苦读的过程,一个人不但收获了知识,还磨练了意志品质,锻炼了性格。
一个人的成功,不光要有能力,不光要有高级智慧,一些非智力因素,一些意志品质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
后来黄盖追随孙坚起兵,南征北战,非常优秀的将领。
黄盖特别善于当领导,带队伍,打仗的时候,他手下的当兵的,争先恐后地往前冲。没有人怕死,大家都想建功立业,跟着黄将军,一起往前冲。
当时石城县是一个特别难治理的地方,官匪勾结,乌烟瘴气,换了好几个长官,都没能掌握住局势。
于是呢,有关部门就任命黄盖担任这个县的长官,希望黄盖能把这个县治理好勒。
黄盖来了以后呢,就把各级官吏集中在一起,黄盖很谦虚,说我是个武将,只会带兵打仗,我并不会治理地方,现在我虽然是个地方长官,但是我就是挂个名,主要工作,还得你们大家来做。
接下来,黄盖从这些官吏里面,挑出来两个最有能力,最有才干的,说就要劳烦二位替我来管理这个县。
以后什么事情我都交给你们,这边是公章,这边是文件。公章你可以用,文件你可以签,我以后就不管了。
于是黄盖就直接撒手不管了,这两个人呢,刚开始还比较谨慎,后来发现黄盖真的不管,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过问。
于是这两个人呢,又把过去那一套拿出来了,官匪勾结,中饱私囊,拉帮结派,坑害百姓。
石城县继续乌烟瘴气,黄盖那边也没有闲着,他偷偷地收集各种证据,之后,摆了一个盛大的宴席,把各级官吏都请过来了。
周围站着黄盖的卫队,拿着长刀短枪,盔明甲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