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金如墨继续读孙权的故事。
孙权那时候手下只有一百人,而且没什么防备,装备又烂,而且没有坚固的工事。
作乱的山贼几千人,而且蜂拥而至。一下就把孙权给包围了,当时的形势非常地危急。
山贼已经杀到眼前了,孙权非常惊慌地翻身上马,山贼的刀直接砍到孙权的马鞍上。
孙权身边的士卒惊慌失措,在最危急的时刻,周泰挺身而出,英勇作战,他用自己的身体来掩护孙权,受了很多伤。
在周泰的带动下,孙权的部队齐心协力,杀退了山贼,在这次战斗过后,孙权发现周泰浑身是血。
一数才发现,当时周泰浑身受伤多达12处。
血流如注啊,当时经过精心的治疗,也是很久以后才康复。
孙权一方面特别感动,一方面特别敬佩,觉得周泰这个人真是一员忠诚勇敢的大将。
接下来在赤壁大战和合肥之战中,周泰都是英勇作战,屡建奇功。
于是将蒋钦调走担任右护军以后,孙权就将周泰调到了濡须督的位置。
此举一出,全军哗然,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不服,因为觉得周泰这个人资格不够、资历不够。
他的那些业绩指标,他的那些个人表现,够不上要求。
这些将领都不服,觉得这个人还不如自己呢。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孙权亲自到濡须口,大宴群臣,等到酒过三巡以后,孙权端着酒杯到周泰面前,让周泰把上衣脱了,光着膀子。
露出身上的伤痕,孙权就指着伤痕问,这处伤痕是哪里来的?那处伤痕是哪里来的?
周泰就一一说明,当时的战斗形势和伤痕怎么来的。
讲完以后,孙权就让周泰把衣服穿上,特意地给他敬酒。
这次宴会一直喝到晚上,大家都很尽兴。
第二天早晨,孙权特意让使者把自己的伞盖赐给周泰。
于是全军上下对周泰这才服了。
金如墨读到这里,心想果然还是有领导撑腰,就是不一样哈哈哈哈。
然后继续往下读了。
正当大家准备干一番事业的时候。
后方传来噩耗,鲁肃意外地发病身亡了。
周瑜去世以后,鲁肃就接替了周瑜的位置,等于说江东战线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东线,一个是西线。
孙权自己主持合肥、濡须东线作战,而西线荆州方向完全是交给鲁肃来主持的。
鲁肃等于说是孙权的左膀右臂,他是整个西线战场的顶梁柱。
现在,膀臂断了,顶梁柱折了。
鲁肃去世后,孙权在悲伤之余,马上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选择谁来接替鲁肃呢?
这一次,孙权又任命了一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人选。
大家都以为会选择吕蒙,因为吕蒙这个人要才华有才华,要忠诚有忠诚,要业绩有业绩。
但是孙权没有任命吕蒙,他任命了严畯,严畯一上场,这局面可就严重了,因为很多人都看不懂,为什么要任命严畯。
严畯是一个特别没有存在感的书生。严畯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书生,但是他既不懂军事,也没有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