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如墨今天继续读孙权的故事。
孙策的计谋曹操根本不上当。
公元222年上半年,雄才大略的曹操去世了,下半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了。
等曹丕称帝以后,孙权马上就归降了。
孙权让一个将领浩周作为信使,又向曹丕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归降信。
孙权说,我这个人没什么能力,没什么天赋,文也不成,武也不就。
就是一个普通人,凭借我父亲和我兄长的努力,我侥幸走上了领导岗位,才成为江东政权的管理者。
听说呀,陛下您打算放下曾经的恩恩怨怨,对我进行招降,听到这句话,我真是欢呼雀跃,无比激动。
激动之余,我打算归降,如果我归降了,我绝对一心一意,永不变心。
孙权这个书信曹丕收到了,很高兴。
不过此刻曹丕身边也有高人,曹丕的手下谋士刘晔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说陛下你看,孙权现在低声下气来归降,你想过为什么吗?当初赤壁大战,那么大的军事压力,他也没有归降。
现在他为什么归降,一定是他有紧迫的形势,他内心里边有恐惧的事情发生,他害怕两面作战。
刘备为了夺荆州,肯定会起兵攻打东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顺势从后面攻打他,让他腹背受敌,我们就可以一举拿下江东。
消灭了孙权以后,就可以拿下刘备,然后我们就霸业可成。
公元220到221年,是曹丕离统一天下最近的一次。
如果他真的听了刘晔的话,那可能真的就成功了。
不过,作为一个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曹丕就是想建立自己的形象。
他认为,如果孙权主动归降,我却还是向他动刀兵的话,以后谁还归降我呢?
我形象就毁了,我号召力就没了,曹丕就接受了孙权的归降,而且封孙权为吴王。
当初为什么不降曹操,因为孙刘有联盟有盟友,双方可以团结一致跟敌人战斗,现在为什么要降曹丕,因为盟友变成了对手。
先跟曹丕结盟,稳住北方的战线,接下来就能跟刘备作战了。
孙权刚封为吴王不久,刘备就点起了大兵,向江东发起了进攻,听说刘备派人发动了进攻之后,孙权立刻派人去刘备那里求和。
孙权另外还安排江东的重臣诸葛瑾给刘备写信,希望刘备可以保持和平,不要发动战争。
诸葛瑾就写信过去了。
他说论关系,是关羽重要还是先帝重要?谈利益,是荆州大还是天下大?谈天下,要争也要争天下,不要争荆州。
要打你也不要打东吴,要打曹丕。
曹丕就封孙权做了吴王。
曹丕就开始提过分要求了,他向孙权索要奇珍异宝,江东的文武群臣都表示反对。
文武群臣说,我们作为曹丕的下属,该缴纳的贡品都已经缴纳了,该送的奇珍异宝都送过了,他再提这样的过分要求,不能满足他。
孙权不这么看,孙权告诉大家,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危险就是腹背受敌,刘备的进攻马上就要来了,当务之急是必须要保持关系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