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走向她,隔着柜台,语气低沉,“你叫我大人?你现在连一句阿兄都不愿意叫了吗?”
裴若兰低下头,“在我选择离开上京的时候,就决定了要重新开始,从前的人和事,和我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裴大人,你还有犯人要审,早些回去罢,我就不送了。”说罢,她转身朝楼上走去。
裴日文看着她的背影,瞳孔深邃,胸口一阵一阵的发疼。
门口,吴嬷嬷眸光闪了闪,忽然上前道,“我们东家今日心情不好,大人您就听她的,先回去罢!”
裴日文深深的看了吴嬷嬷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裴日文离开后,玉奴扫了吴嬷嬷一眼,“继续开张罢,我去看看姑娘。”
裴若兰刚进房间,外头就响起极轻的敲门声。
裴若兰放下手中的茶壶,抬起头说道,“进来罢。”
玉奴从外入内,她打量了下裴若兰的脸色,见她并没有自已预想中那般伤心,微微松了口气,说道,“我以为姑娘会很难过。”
“再难过的事,时间久了,都会慢慢淡去。”
“那最后会全部忘记吗?”
裴若兰摇了摇头,“不会都忘记,会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玉奴轻轻点了点头,又道,“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奴婢都会陪着您的。”
“我知道。”
玉奴笑了笑,跟着又说起,这些日子赚了不少银子,她想再开一间绣楼,这样可以救助更多的女孩子,还有一些无依无靠的妇人。
裴若兰:“你是绣坊的掌柜的,这些事你来安排就好。”
玉奴点了点头,将自已准备的选址提了一遍,裴若兰想了想,道,“可以先开在城西。”
“我也是这么想的,等参加完虞大夫的婚礼,就开始筹备!”
说到虞欢的婚礼,裴若兰又想起君玉,心中不由期待起那一天。
万源街,霍准吩咐完杜林去查君玉的身世后,他在仁义街后巷摸查了七八日,还真让他查出一些线索。
这日,拿到口供后,他急匆匆的回到万源街,进了书房,冲霍准禀道,“王爷,属下查到,去年五月,仁义街后巷共有七家有孩子出生,其中五家的孩子是自已养的,有两家生的是女孩,家里不愿意养活,便扔在了后巷育婴堂所设的箱笼。”
霍准安静的看着杜林,等他继续说下去。
“其中一个孩子如今正在育婴堂,被育婴堂的主人兰姑起名为春草,另一个孩子,她的爹娘是想留下她,舍不得将她扔了的,但家中祖父母不肯,孩子爹没办法,只好将孩子扔到了育婴堂的箱笼里,问题就出在这个人身上。”
“那家人贫穷的很,孩子祖父母甚至连一块布都不肯施舍给孙女,孩子爹只能将孩子放到自已的棉袄把她里抱出门,到了育婴堂放置箱笼的地方,他想将孩子放进去,但孩子一离开他的胸膛就哭的厉害,他没办法,只能从自已身上撕下一块布片,裹住了孩子……”
第264章 君玉身世
“孩子被布片裹住后,慢慢止住了哭声,孩子爹想着长痛不如短痛,便打开箱笼,打算将她放进去,结果盖子被掀开后,他发现里头还有一个孩子,那孩子穿着红色的衣裳,包裹着厚实的襁褓,再看到自已女儿身上的布片,他心中百感交集,便将两人身上的衣裳换了。”
杜林说到这里,霍准还有什么不明白。
陇西起了兵祸后,逆王将城中的粮食几乎全部征集起来,人都吃不饱,更何况路边的野狗,它们饿的狠了,就盯上了育婴堂放置在街尾的箱笼。
君玉在被换走身上的衣服和襁褓后,又被野狗叼走,多亏虞欢路过,才将他救下。
而那个女婴换了厚实的襁褓,反而因为骤冷骤热,生了风寒,直到次日被育婴堂的人带回去。可到底伤了根本,一个月后还是去了。
转眼,就到了虞欢成亲的日子。
一大早,裴若兰就让人套了车,往城外赶去。
出城时,她掀开车帘,朝外看去,旁边的马车似乎有些眼熟,她正怔忡时,对面的车帘掀开,露出霍准的脸,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还特意修了眉,绞了脸,看起来神采奕奕的。
霍准因为孩子的事有了眉目,心情很是不错,他冲裴若兰微微颔首。
裴若兰收回目光,用力甩下车帘。
霍准见了也不恼,只是有些失望。
清晨出城的人不少,排了好一会儿队,马车才动起来。
两刻钟后,马车停下,玉奴打起帘子,扶着裴若兰朝外走去。
裴若兰刚一落地,就看到霍准的马车在她旁边停下,接着霍准从马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