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一个馒头。”
“另外的话就是今年服装厂给我们下了一万件衣服的活,只要缝扣子就行,价格跟往年一样,要接手工的五天内到队部报名,到时候按报名人数平均分配。”
“还有就是竹制品,总共要一万个,价格也是跟往年一样,这个多劳多得。”
“这三个活大伙全凭自愿,没报名的就忙活自个的事去就行。”
挖沟渠这个活大冬天的还得穿着胶鞋下水,所以只有那些壮劳力,或者家里生活条件困难的人会去报名。
但是缝扣子、编篮子啥的这种手工活,每家每户都会报名,毕竟这年代谁也不会嫌钱多,能挣一点是一点。
这些订单平分下来到各自的手里虽然不多,但这都是除了平日里上工挣工分的额外收入,青山大队的人又不傻。
接县里服装厂缝扣子之类的订单,是大队长牛卫国去牵线的,牛卫国退伍回来当上大队长的第三年,他在部队的老领导也被分配到成县服装厂当副厂长。
大队长一得知这个消息就三天两头往县里跑,软磨硬泡缠来了缝扣子之类的手工活。
竹制品是包含了篮子、席子、背篓、箩筐、扫帚之类的。
这个是大队长搭上他老领导这条线之后,老领导跟县里其他的一些厂里,供销社的领导班子混熟后给牵线搭桥的。
这些都是青山大队额外的创收,而这也是青山大队过得越来越好的原因之一。
从大队长给青山大队弄到了额外收入后,社员们从那时候起越来越服从安排。
队部的干部们脑子活,社员们又配合,青山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