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吃饱喝足帮着收拾好卫生,又唠了会嗑就各回各家了。
等所有客人离开后,菊花婶的娘家嫂子把她拉到一旁,“大菊,你来。”
菊花婶好奇的看着自家嫂子,“大嫂,啥事啊?”
菊花婶的嫂子就是早上那会打听韩清卿三人的那个婶子,“我家阿明不是岁数到了吗?是该娶媳妇的年龄了。”
菊花婶点头,“嗯嗯,那嫂子你是看中我们村谁家的闺女了吗?要我去说和说和?”
“确实有一个我觉得还不错的。”
菊花婶顿时来了兴致,一脸好奇道,“谁啊,你跟我说说,要是合适我找个时间说和一下。”
娘家婶子想到上午打听到的事看向菊花婶美滋滋道,“就是刚刚来家吃饭的那个韩知青,不是说她厉害吗,我瞧着这姑娘长得也俊俏,要是嫁到咱家日子肯定差不了!”
“到时候要是嫁到咱家也不用她天天下地干活,有空去山里打点肉,那日子!”
菊花婶听到这话脸色一变,“打住打住,嫂子你别怪我说话直。”
“你这眼光还怪高的嘞,一瞧就瞧上一个城里来的姑娘,你也是真敢想,也不寻思寻思阿明配不配的上,人家城里来的知青能看上咱这种?”
“以后这话你也别在我面前说,人韩知青可是说了,娶她要有房,三转一响也少不了,彩礼也得大几十,你不看看家里啥条件啊?”
“不是我说,你家条件还没我这好呢,我都不敢想的事,你倒是敢。”
娘家嫂子被怼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有些生气道,“你咋说话的呢,咱家啊阿明怎么也是个高中毕业的,咋就配不上了?”
“配不配得上你自己心里有数,你自己说这话你不心虚啊?”
“你当韩知青这么好的姑娘我们大队的没想法啊?其他人不说,会计家的小儿子也是高中毕业,她家条件不比你家好?”
“当初韩知青救了他家大孙子,会计家的也想让韩知青嫁给她家小儿子呢,一早就探过口风了,为啥没成?她家小儿子户口还是城里的人,不比你宝贝儿子强?”
听到这些娘家嫂子脸色又变了,呐呐的有些说不出话,这还真没法比。
菊花婶看自家嫂子这样叹了口气,她这个嫂子没啥坏心思,就是眼皮子浅,见着点好东西就走不动道。
正因为是娘家嫂子,菊花婶怕她犯蠢决定换个角度打消她的念头,“你就光听到韩知青打猎干活厉害,咋不想想人韩知青一石头都能砸死野猪,要是你惹她不高兴了,给你收拾一顿你都打不过人家。”
“还有你家阿明,你家阿明也不是性子软的,要是在一块了谁也不让着谁,你觉得阿明干仗能干的过韩知青不?”
“到时候阿明惹她不高兴了,韩知青直接给他揍一顿,你不心疼?”
听到这些假设,原本心里做着美梦的娘家嫂子瞬间清醒了,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刚刚理亏,被怼了也没生气,讪笑道,“这,我就是这么一说,这不就是来问问你意见吗?”
“你说不合适就不合适,你也知道我这人就这性子,以后我不说这事了就是。”
菊花婶再次没了脾气,她这嫂子就是这样,眼皮子浅经常拎不清,但有人给她怼一顿,她也听劝。
“你心里有数就好,以后少想这些有的没的,好好给阿明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姑娘娶进门,给你生个大胖孙子比什么都强,咱条件又不差,干啥想那些不切实际的。”
见菊花婶没接着生气,娘家嫂子才松了口气,连连点头,“好好,要是真碰上合适的,到时候还得让你帮着长眼呢。”
--
刚回到知青点的韩清卿并不知道菊花婶家发生的事,三人回到知青点的时候老知青们这会正跟往常一样在堂屋里唠嗑。
挖沟渠和干手工活前些天就已经结束了,所以除了顾渊和邓文静两个透明人,其他人都在。
他们都聚一块是为了省柴火,这大冬天的要是在房间的话炕肯定得烧上,四个房间都烧的话太费柴火了。
都在堂屋挤着就不一样了,只需要在堂屋里整个火堆,除了省柴火还热闹。
她们看见韩清卿三人笑着招呼道,“清卿你们回来啦,快来坐,刚刚还说到你们呢。”
韩清卿三人笑着走过去一一打了招呼后,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慧姐,你们刚刚聊啥呢,咋还能说到我们呢。”
张慧指了指袁国安笑笑,“让当事人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