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完房子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之后,林子柔又带着韩清卿四处浪了三五天,当地的特色美食反正是吃了个遍,东西也买了不少。
怕韩清卿在家待的不自在,年三十前一天,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九的时候林子柔才带着韩清卿回家去了。
京市有权有势的人家住的基本都是四合院,海市这边有权有势的人家住的则基本都是洋楼小别墅。
林子柔家世也不差,所以住的自然也是洋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林子柔的妈妈跟这个年代情绪普遍内敛的家长不同,她的妈妈是属于那种情绪外放的人。
林子柔的妈妈跟肖婷的妈妈一样,都是属于那种热情的人。
一看见林子柔和韩清卿就快步走上前,先是抱了抱林子柔,“乖囡囡,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林子柔回抱了一下才开口道,“在宝县那边有点事没处理完。”
说完又把韩清卿拉到林母面前介绍道,“妈,这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韩清卿。”
林母也是见过韩清卿照片的,闻言拉起韩清卿的手热情道,“清卿长得可比照片上还要好看,外面冷的很,我们进去聊,里面暖和些。”
因为林子柔的缘故,林母之前也经常给韩清卿寄一些东西,有时还会互相写信,所以相处起来也不会太尴尬。
礼物这一块韩清卿没有厚此薄彼,给林父林母准备的礼物跟之前给肖母她们的差不多。
过完年知道林子柔还得走亲戚之类的,韩清卿年初一就回了小洋楼那边。
林子柔本来也想跟着走的,不过被韩清卿劝下了,林子柔好不容易才回来一趟,肯定得好好陪陪家人之类的才行。
而趁着这几天韩清卿自己一个人玩的也挺嗨皮的,踩着自行车到处溜达,吃吃吃,买买买,拍拍拍。
--
年初十的时候林子柔和韩清卿两人又买了回宝县的车票。
回去的路上还认识了坐在她们边上的一对母女。
母女俩是要去宝县那边寻亲的,通过交谈韩清卿和林子柔了解到,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
注意了这个带着闺女坐火车的母亲叫‘田丹’,她是哈市某个大队大队长的女孩。
田丹家里好几个哥哥,就她一个妹妹,在家自然也是受宠的那个。
在女孩17岁的这年,大队突然来了几个知青,这其中一个知青长得斯斯文文的,还会念诗。
而村花田丹哪见过这场面啊,没见过几次面该知青身上跟大队上其他男同志与众不同的气质深深的吸引住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那知青其实就是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会念几首酸诗吃不了苦的小白脸。
该知青干了一个多月的农户后,男子再也受不了这哭,于是决定追求跟大队里最好看,家庭条件也是整个大队最好的女孩在一起了。
女孩也不顾家里人的劝告愣是跟这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小白脸结婚了。
婚后该男子家里也不给他寄钱什么的,到底是女孩的家人疼闺女,最终还是同意了两人的婚事,还帮着小夫妻俩盘了个别人家的老房子修整好,让他们住下。
婚后第二年两人共同剩下了闺女张甜甜。
本来吧,该男子因为吃丈母娘家的喝丈母娘家的,加上女孩有好几个哥哥,所以婚后几年对女孩很好。
就在这时,高考恢复了。
该男子因为平日里不干活,加上女孩喜欢,所以经常念一念酸诗看看书写写字之类的。
该男子成功的考上了大学,该男子拿了女孩家的盘缠之后,就此一去不复返,一点音讯都没有。
跟韩清卿和林子柔说完这事田丹眼眶红红的,当时她确实被该男子迷住了眼,脑子不清醒。
但经过村子里各种流言蜚语,村子里的人说话也越来越难听,田丹终于醒悟了。
田丹不想就这么放过该男子,加上知道该男子的大学名字,所以一咬牙带着闺女打算找该男子讨个说法。
田丹说这些的时候,她那年仅五岁的闺女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面对陌生人时也是一脸紧张忐忑不安。
显然在该男子不负责任的行为下,女孩在村子里也饱受流言蜚语的折磨,经常被村里人说爸爸不要的野孩子,村里的同龄人也合伙欺负她。
韩清卿和林子柔两人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见过不少类似的事,同学里抛妻弃子的人被找上门之后,为了顾及颜面都没闹大,并在私底下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