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三国:开局发布谋士排行榜 > 第4章 改朝换代董昭

第4章 改朝换代董昭

看到这里,各诸侯皆点头称赞。

接连公布三位谋士,这个董昭总算是有点样子了。

袁绍也颇为欣慰,看来自己麾下也不全都是许攸郭图之流。

画面继续,秦天的声音也再次响起。

初平四年,董昭之弟董访在张邈处,袁绍听信谗言,误以为董昭暗中投靠张邈,要治董昭之罪。

董昭以觐见天子为由逃离冀州,抵达河内时,被张扬留下,并被朝廷封为骑都尉。

看到这,众诸侯无语,跑了?

这他马闹呢?

峰会路转?

变得也太快了吧。

一个坑货?

一个叛徒?

现在又跑了一个?

目前公布的三个谋士,虽然都是袁绍麾下。

可一个坑主,直接把袁绍坑死。

另外两个也都背叛了袁绍,跑了。

袁绍这个主公,当得也太失败了吧。

袁绍看到这,一张脸漆黑无比,难看至极。

难道,真的是我错了?

一个个谋士离他而去,让他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至于会不会改,那就无人得知了。

榜单中画面一转。

曹操已经统一了兖州,想从河内借道,去长安见汉献帝。

接到曹操的信后,张扬想要拒绝,毕竟放一个诸侯带兵从自己的领地经过,是非常危险的。

这时,董昭闻讯而来,劝道:张公,袁绍和曹操现在看似一团和气,相处融洽,但绝不会长久。

曹操的势力此时还比较弱,却是难得一见的英雄任务,张公应在其崛起之前,和曹操交好,未来必有助益。

如今正有一个与之交好的机缘,张公何故拒绝而自断前程?

以我之见,张公不仅不应阻拦,还应该主动向朝廷推举他。

如此,张公和曹操将会获得深厚的友谊。

公仁所言有理。

张杨恍然大悟,连忙依计行事。

从张扬府邸离开后,董昭借用曹操的名义,给李傕和郭汜送去书信,以表友好。

从此,曹操和张扬开通往来交好。

看到这,各路诸侯无不羡慕曹操的运道,竟然让一个外人对他如此费心费力。

曹操自己看到这一幕,也乐开了花,嘴巴都快咧到脑后跟了。

而袁绍,却在府中怒摔杯子,咬牙切齿:该死的董昭,背叛吾就罢了,还如此不遗余力地帮助曹操,他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

他想不通,自己堂堂四世三公,袁氏子弟,麾下谋士为何尽是这种卖主求荣之辈?

此刻的他,似乎忘记了之前的自省,又将责任推到了别人身上。

这时,秦天的声音再次响起,画面也随之发生变化:

兴平二年,天子回归洛阳途中,在安邑休整,董昭和张扬一同去迎接,被天子封为议郎。

建安元年,天子抵达洛阳,杨奉等人与张杨意见不和。

董昭和张扬的兵力不多,若无外援,很难在河东立足,他便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信。

将军救天子于危难,助天子东归,功劳卓越,无人能与将军媲美。

现今中原贼寇四起,天下大乱,天子乃天下至尊,守护和辅佐天子是我等职责所在。

想要重建王朝秩序,仅靠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聚集无数能人贤士,互为支持,倾力合作。

将军是帝都内的主力,我作外援,我有军粮,将军有军队,你我互通有无,同生死,共患难,一同重建大汉王朝。

杨奉看后非常高兴,和众位将军,一同向天子推举曹操为镇东将军,费亭侯。

而董昭,则调任符节令。

同时董昭又替曹操写信给长安的各个将领如李傕、郭汜等人,根据他们的地位轻重不同分别表示殷勤友好,从此与西部地区有了往来。

这董昭不简单啊。

看到这,一些聪慧之人皆发出了感叹。

看到现在,董昭似乎永远都只有一招,那就是以别人的名义行事。

在巨鹿郡,假传袁绍邀文,平定内乱。

在河内和河东,假借曹操名义,在帮助曹操的同时,自己也步步高升。

这时,画面一转。

曹操抵达洛阳觐见汉献帝后,独自去见董昭,问道:公仁,如今我已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