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陆逊率军平定叛乱,俘获精兵数千人。
“可怜的家伙,为什么就不听陆逊的话呢,人家可是陆逊,非觉得自己比陆逊考虑得更周到,看得更通透?”
观看的众人,皆摇头叹息。
好好活着不好吗?
非要自己去作死,仙人都救不了你。
荧幕中画面一转,有人向孙权建议改变一些利于百姓,而少利于国家的一些条例,来进行一些自认为对国家有大利之事。
孙权让陆逊来处理此事。
陆逊说道:“国以民为本,国家是否强盛,取决于居住于国家之下的百姓是否富足,民心是否归附。
百姓富足,则国家富足;
百姓贫瘠,则国家贫瘠。
治理国家者,必须得民心才能治理好国家,一旦失去了民心,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不让百姓得到利益,却又要百姓为国家出力,为国家效劳,这又怎么可能呢?
希望陛下广施恩德,安抚百姓。数年之后,百姓富足,国家财力有所充盈,那时再考虑其他的事吧。”
孙权最终听从了陆逊的建议,拒绝改变这些对百姓有利的政治措施。
赤乌七年,陆逊接替顾雍担任吴国丞相,统率百官。
不久后,孙权和儿子孙和发生矛盾,孙权和杨竺商议,准备立孙霸为太子。
孙和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便暗中让亲信陆胤去武昌请陆逊帮自己说话,太子太傅也经常和陆逊传递帝都的消息。
陆逊深知改换太子,必将引起吴国动荡,多次上书和孙权禀明嫡庶之分,不可废嫡立庶,又多次请求前往帝都面见孙权。
孙权觉得自己在宫禁中的密语被泄露,勃然大怒,将杨竺,陆胤和太子太傅等人抓起来严刑审问。
陆逊虽然没有被问罪,却也被孙权让人写信责备,不该妄自打听宫中机密。
在牢狱之中,杨竺构陷了陆逊二十条罪证,虽然孙权并未因此对陆逊大加责罚,却让陆逊感觉自己的衷心受到了践踏,终日郁郁,于赤乌八年郁郁而终,时年六十二岁。
永安年间,孙权自知误会了陆逊,悲痛不已,给陆逊追加谥号为昭侯。
画面至此定格,秦天的声音却并未停歇。
“陆逊一生为吴国出生入死,出谋划策,尽忠职守,不仅是一个谋略出众的谋士,更是一个堪称完美的统帅。
他这一生,统兵作战,未尝败绩,是真正的常胜将军。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为吴国的政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晚年未能看清局势,参合到孙权,孙和和孙霸父子之间的权利争斗中,结局让人有些惋惜。
四任东吴大都督一生短暂但辉煌,可四任东吴大都督加起来都没有活过孙权,这样人们不得不怀疑他们的死是否于孙权有关。
四任东吴大都督是不是都死于孙权之手让后世人们浮想联翩?(主要是我)
谋士榜第四名,书生谋士陆逊。
战略能力4星
战术能力5星
其他能力5星
影响力4星
综合评分18星。”
话音一落,荧幕中的画面也彻底消失。
“仙人不说,我还没注意到,听仙人这么一说,这陆逊统兵作战,一生好像还真没败过。”
“确实,只记得陆逊火烧刘备了,都没有注意陆逊一生未败!”
“不得了啊,以前常听说什么常胜将军,今天总算是亲眼看到了。”
“超级谋士,超级统帅,外加杰出的政治家,这陆逊几乎是全能啊。”
“虽然陆逊很厉害,但我还是最喜欢周瑜。若周瑜能活到这个年纪,肯定会比陆逊更厉害。”
“话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先后担任过吴国都督,四大都督全部上榜啊,而且全部排进天下前十谋士,吴国还真是得天独厚。”
“谁说不是呢,周瑜死了,鲁肃接替,鲁肃死了,吕蒙接替,吕蒙死了,陆逊接替,四大都督几乎撑起了整个吴国啊。”
“若没有这四大都督,吴国可能真撑不了多久。”
“四任东吴大都督都没有孙权活的时间长?这?孙权是真的苟啊,感觉孙权比贾诩还要苟!!”
“你没听仙人说么,陆逊等人有可能是孙权杀的?”
“也是上次发布鲁肃的时候,不就有周瑜把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