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院。
姜月衣向方氏讲述了先前在凉亭的事。
“月衣,你说的可是真的?”
方氏沉着脸问道。
“月衣自然不敢欺瞒母亲,”姜月衣轻轻颔首,“大姐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与父亲说起话来,分毫不让。”
“肯定是觉得自己成了王妃,觉得有王爷撑腰,才敢这般肆无忌惮。”
姜月心嗤之以鼻道,“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哪能入得了王爷的眼。”
“说起这个,我倒是觉得姜月眠今日好像是有些不一样。”喃喃自语道,“似乎更好看了些,”不知是不是错觉,也更像那个死去的贱人了。
“母亲说什么?”
“好了,无事,”方氏回神。
“你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她再怎么样也翻不出什么花样。”
方氏能走到今天位置,靠的自然不只是容貌身体,还有她的心计。
“可是母亲,女儿来的路上听见府里下人说,大姐已经把四妹妹带走了。”
“什么?!”方氏拍桌大怒,“看样子是我小瞧了她。”
“母亲,你说大姐性子变化这般大,会不会……会不会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姜月心却是突然眼前一亮,说道。
方氏经她这么一说,也有了想法。
原先她想着有姜月安在手,不怕姜月眠闹事,为此不惜在给她的膳食中下药,倒没想到今儿正好被撞上,更没想到那贱丫头身边居然还有人会医,一眼就瞧出了问题。
“月衣,月心,你们就不必再多说了,此事我心中有数。你们就安心待在家中,尤其是你,月衣,母亲一定会为你找门好亲事的。”
方氏知道姜丞相是有意与三王爷结亲的,她也乐见其成,若是她的女儿成了当朝三王妃,那她就是王爷的丈母娘。更远的是,三王爷是有能力与太子一争的,若是……
“女儿谨遵母亲的话。”
姜月心在心里冷哼,谁不知道父亲母亲打的什么主意,明明她也可以,却只把希望放在二姐身上,为了保住二姐,让大姐替嫁。在她心中,四王爷才是最佳人选。
——
楚王府。
姜月眠带着姜月安和杨嬷嬷去了自己的院里,让海棠去取药煎好带来。
“王妃,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杨嬷嬷不清楚自家小姐在王府的处境,可她听说楚王爷自从断腿后就性情大变,喜好嗜杀,想必小姐在府里也不好过,再带上她,会不会被王爷问罪?
杨嬷嬷忧心忡忡地想着。
“杨嬷嬷,你和安安就安心在这住下,王爷不会怪罪,我也不会有事的。”
姜月眠宽慰道,“你放心,我已经不是原先的我了,之前都是你们一直在照顾我们母女三人,母亲她走了,你和海棠还尽心尽力的留在府里照顾着安安,我心里很感激你们,以后你就放心地交给我。”
“哎,哎,好”,杨嬷嬷拭了拭泪,“要是夫人在天有灵看见了一定会很欣慰的。”
给姜月安喂过药后,总算不发热了,醒来只是嘟囔着肚子饿了,姜月眠有些好笑,差人去煮碗白粥送过来。
姜月安喝下后,又睡过去了。
姜月安心疼地给她抚住被角,小孩子本就容易嗜睡,更何况还被人下了药。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她知道,无外乎是丞相府那几人,从今日姜丞相和姜月衣的表现来看,两人倒是没有太大的嫌疑。
“王妃,小姐已经没事了吧?”
“无碍了,只等她再睡一觉起来。”
杨嬷嬷心头有些疑虑,但也觉得问出来可能会讨小姐不喜,反正自己只要知道小姐不会害她们就是了。
姜月眠自然注意到了杨嬷嬷的小心思,无非是她的性子、她的医术惹人怀疑,毕竟原主性格胆小,可不会这些。然而既然杨嬷嬷不会主动问,她也不会主动开口,她身边的人,只要相信她就好了。
夜晚的天空点点星子,暮色沉沉,屋里姜月眠已经命人点起了蜡烛。
杨嬷嬷看着这院里丫鬟小厮各司其职,勤勤恳恳地干着活,也没人瞎抱怨讨论,心里头有了个大概估计。
姜月安醒来后,坐在床上,一副傻头傻脑的样子,看见姜月眠,原本耷拉着的眼睛一亮,“姐……姐姐!”
伸出手要抱抱的样子。
姜月眠失笑,伸手扶住她。
“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