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帐子,放眼一看,营寨中灯火点点,到处都是兵戈撞击的声音还有传来的惨叫声,营寨的后面大火熊熊,照亮了周围一片天。趁着火光可以看到满地的尸骨残骸,残兵断肢。
而薛蕙这帐子位置偏僻,周围所有的将士都杀了出去,这里倒是没有多少人注意。
谢锦朝先将薛蕙扶送到马上,随后也上来,身边几位士兵暗卫早就准备好护送这两人一起从后门离开。
迎面遇见几个敌人,身边的士兵径直冲上去,几息之间便将人处理掉,鲜血溅到了薛蕙身上,尚且温热。
“谢公子,快走!”
身下的马匹飞驰。
也不知是因为看到了那被拦腰砍断的敌人血肉模糊,肠子都涌了出来,还是身上溅了鲜血,腥气很重,又或是因为马上颠簸,薛蕙胃里翻腾,几欲呕吐。
回想起那遍地的残缺不全的尸骸,这就是战争。
薛蕙作为一个现代人,怎么经历过这种情况?
亲眼看到活生生的人死在他面前,薛蕙闭上眼睛便是那副惨状,心中压抑沉闷至极。
天下就是靠将士的尸骨堆积出来的。
薛蕙明白这个道理。
她作为李宗乾这一派的主战派,也知道若是不战,自己就会死。
薛蕙不仅有些怀念现代的和平。
谢锦朝骑着马带着薛蕙,与身边的士兵们一起,一路飞奔过了
千鹤山,又往前行了几十里,马上就要到绥远城,速度这才慢了下来。
此时已经接近天黑,他们行了一天的路,有些疲累,便找了个背风的地方下马来休息。
薛蕙早就疲惫不堪,在马上颠簸的浑身就像散架了一样。
一下马,她就忙不迭的打开包袱,在地上简单铺上一个小毯子,往地上一躺。
见到这一幕,谢锦朝笑了一下。
周围有不少枯枝烂叶,士兵们帮忙堆起来,谢锦朝拿出火折子点上火,又将昨夜便塞到包袱里的干粮和水拿出来,给士兵们分一分。
薛蕙的包袱里却放着肉干。
她也不需要准备,只是每天晚上在淘宝上买一些,留作第二日的食用。
士兵们自身也备了干粮,不过是干饼子什么的,配上水一起,也就不嫌硬了。
士兵们推距,“谢公子,我们手里有,你们自己吃吧。”
“拿着吧,这是我们在出发之前准备的肉干,马上就到绥远,还剩下这些,你们分一分。”
赶路赶了一整天,士兵们也是饥劳难耐,听闻有肉干,互相对视了几眼,还是接了过来。
不出意外他们明日就能赶到绥远,这些干粮剩着也是剩着。
众人一起补充了体力,吃饱喝饱,围在火堆前休息片刻,待天色全部黑下来,谢锦朝安排他们轮流守夜,自己的守在薛蕙的身
边打盹儿。
幸而有他们在,薛蕙这一趟去乾县的路程过得不算那么艰难。
在天亮之时,一士兵突然喊醒他们,说道,“谢公子,薛姑娘,属下探得后方来了一对军马,据此不足五里。还请示下。”
薛蕙看向谢锦朝。
“可看到旗子?”
“未曾。”
谢锦朝想了想说,“这时候过来的,多半是李将军的残部,只是现在距离绥远已经不远,我们先赶路。”
“是。”
薛蕙与谢锦朝还有士兵们处理掉火堆的痕迹,重新上马,朝着绥远而去。
到了半下午之时,薛蕙远远一望,终于看到远处绥远城的轮廓。
到了城门之下,谢锦朝拿出令牌,一行人被放入城中。
藏锋亲自迎他们到城主府。
李宗乾正在客厅中等着,远远听到脚步声而来,往外迎了几步,看着薛蕙有谢锦朝,说:“你们终于到了。没受伤吧?”
看到薛蕙与谢锦朝单独前来,而不是跟随李捷的部队一起,李宗乾便明白路上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打起仗来,双方都有探子,他让李捷回云西押送粮草的事情被朝廷知道,不稀奇,因此才特意吩咐李捷将薛蕙带来。
谢锦朝回答说,“没受伤,只是我们在路上受到伏击,先李将军一步而来,不知道李将军现如今的情况如何。”
“我已经派人去接应
,你们没事就好,一路而来,竟然是辛苦了,先回去休息休息,剩余的事明日再说。”李宗乾看了眼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