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排好之后,李宗乾便派人联系了黄明心腹,让他给黄明送去书信一封,里面便写明了需要黄明所做之事。
按照约定之时间,黄明再辰州城内散步流言,并做戏让探子来报,说与李四听:叛军正在围攻思南府,思南府王五据守不出,但军中生变,有一将军联合手下将士,意图归降李宗乾。
思南府内忧外患。
既然是黄明派出去的探子带来的消息,李四自然没有怀疑真假,当即决定派军增援思南。
黄明假意劝阻,“敌军会料到将军增援,定然在半途伏军,将军还是……”
“知府大人就别劝了,难道我还能惧怕李宗乾伏军不成?如若我不出兵,思南府危矣。”
李四带兵前往思南,果然在半途中遇到伏击。
呼延将军在此以等候多时专门,让人设了陷阱,半马索,滚石,雨箭,接二连三,让李四大军阵型混乱。
前方传来消息,思南大军并未增援。
呼延将军带兵与李四交手,见好就收。
李四收拢残部,继续往思南而去。
手下谋士劝他返回辰州,此时人困马乏,即便到了思南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且再往前说不定还有伏军。
李四却说,“这就是李宗乾的目的,想让我回辰州,他就能高枕无忧的攻打思南。我必须去救思南。”
李四坚持带残兵前往思南。
在接近思南之时
又遇到一伙伏击。
这一伙军马也是提前埋伏若思南大军增援,则伏击思南大军,若思南大军坚守不出,则伏击李四残兵。
经过两次伏击之后,李四大军损伤众多,将士们哀声遍地,劳顿不已。
带到了思南城外已经是晚间,天色黑暗。
正在这时思南城城门大开,从里面冲出一伙人,顿时就朝着李四大军厮杀起来。
李四只当做是思南城内的叛军,想要逃离,指挥手下士兵竭力厮杀。
而思南城大军,却以为外头是李宗乾大军意图攻城,便出兵迎敌。
黑灯瞎火之下,两方厮杀了近一个时辰。
李四大军沿路赶来,又经两次伏击,人困马乏,几乎不敌,落于下风。
自杀了一个时辰之后,终于有人发现了不对劲,大声喊道:“停下来,我们中计了!停下来,快停下来!我们中计了!”
李四与王五在黑暗之中隐约辨认出对方,看着周围遍地残尸,大惊失色。
王五匆忙让人收兵。
只是此时已经来不及了,李宗乾大军已然赶到。
李四大军根本就抵挡不了多久,全军覆没,李四也被李宗乾亲手斩于马下。
王五则被生擒,王五军队大半投降。
李宗乾直接带兵入驻思南城,由此也证明了黄明归降之诚意,派人入驻辰州城。
李宗乾亲自到辰州城面见黄明
,两人以叔侄相称,把酒言欢,好不和睦。
自然这辰州城还是由黄明掌管。
前线又丢两座城池,整个贵州全部沦陷,成林已经带着大军朝湖南进发。
而李宗乾则带军北进,攻下四川。
其中四川也有几个城池守将保持沉默,李宗乾若真带大军过去,他们未必会阻拦,多半会直接献上城池,一是保全城内百姓不受战火纷扰,二是保全自己和族人。
即便李宗乾最后兵败,他们也可以说自己是迫不得已,为了百姓才归降,朝廷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消息传到京城,朝臣们震惊不已,各有心思。
但此时皇帝已经听不到了,这段时间以来,他大部分时间都陷入昏迷之中,俨然已经撑不了多久。
现在朝中事多由内阁处理。
在此之前各皇子们还在相互算计。
但贵州沦陷的消息传到京城,他们总算回过神来,意识到现如今最重要的不是谁当皇帝,而是将李宗乾这个外人拒之门外,平定叛乱。
在三皇子的牵头下,几位皇子坐在一起握手言和,打算共同破敌之后,再论皇位的归属,并派遣新的大将及兵马前往前线。
这一消息传到李宗乾军中,众将军面色凝重。
他们屡次破敌,其中便有朝廷将帅不和的原因。
如若他们真的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李宗乾大军将面临危难。
在辰州城议事厅,李宗乾及王先生,刘先生,还有中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