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录一点碎碎念:
整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克的故事,大意是讲俄耳甫斯与妻子欧律狄克原本非常相爱,但欧律狄克在一次游玩中被毒舌咬伤,不幸去世。俄耳甫斯悲恸不已,去往冥府,请求冥王冥后把妻子还给他。冥后被打动,答应了俄耳甫斯的要求,同时提出了一个条件:俄耳甫斯可以带妻子走,但在离开冥府大门之前,他不能回头看身后的妻子一眼,否则妻子讲坠入深渊再也不能复活。俄耳甫斯遵循冥后的要求,带着妻子穿梭于黑暗的冥府之间。在快要到达冥府大门的时候,俄耳甫斯难以抑制心中的思念情愫,回头看了妻子一眼,妻子在这一瞬间立即坠入深渊。俄耳甫斯绝望地伸出双手,却无法抓住妻子,只能听见妻子逐渐微弱的声音,说着,“再见。”
这个神话故事很经典,以它为灵感衍生出了许多作品,比如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比如音乐《凝固的瞬间有火在烧》。
《凝固的瞬间有火在烧》中写道:
爱人,请别回头,就一路跟在你身后。
爱人,请回过头,这一瞬间才能够算永久。
这两句词也是对江琅和任月语的准确写照:不回头就能活,回头即是深渊。他们都明白这个诅咒,也为此进行了细致而艰难的计算、推测、权衡。但是当所有利与弊清楚地摆在眼前时,当明确知晓哪一条才是利益最大化的路时,他们仍然选择了另一条最没有可能的路。
因为一切关于利弊的权衡,最终都会败给心动。
这也是人类情感的伟大所在。
***
在最初的版本里,这里便是故事的结局。
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我这个人真的没有写be的魄力,我每次构思这个情节时,就总是控制不住地思索,不能这样的,应该还有办法的,再想想办法。
于是整个故事就从be变成了he。
故事并未结束,仍然继续进行,并且会用上前文埋下的一些伏笔。
第40章 秋天
鹰扬府内,落叶飘零。
云霁收拾好喝完药的碗,端着木盘跨出门,走下台阶。
小皇帝迎面走来。
云霁立即弯腰,准备蹲下行礼,小皇帝朝她摆手,示意她此时不必拘于礼节。
一旁的侍卫正欲进屋向江琅禀报,同样被小皇帝拦了下来。
“勿要声张,只当朕是普通友人即可。”小皇帝走到了房屋前,“朕就是想来看看他们。”
屋内,江琅坐在床榻旁,守护着闭眼沉睡的任月语。他除了握着她的手看着她外,几乎没有其余任何动作。若不是他偶尔眨眼,把他算作一尊雕像也毫不为过。
小皇帝走向了庭院另一侧,以免惊扰到江琅。他向云霁询问关于任月语的情况,“公主今日身体怎么样?”
云霁如实回答,“从今日的脉象上看,虽然微弱,但好歹平稳。”
小皇帝叹道,“万幸……难为她又坚持了这么些时候。”
他们本以为任月语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毕竟任月语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
中秋之夜,江琅抱回任月语时,满身鲜血。任月语处于一息尚存的微弱状态,整个人脆弱易碎。
他们紧急把任月语抬到车舆上,为任月语实施救治措施。车舆内虽有烛火,但因中秋这夜月光极亮,她们便打开了帘子,借着月光进行救治。
任月语虽然已是沉睡状态,但胸腔仍旧时不时地会耸动一下,挤压出鲜血。
素雅吓得眼泪横流,“夫人为什么要遭受这种折磨。”
她拿方巾不停给任月语擦血迹,手忙脚乱,惶恐不安。她以前亲眼目睹过垂死挣扎的人,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她心里有着说不上来的滋味,想着若是换成自己,还不如索性了解了性命,求得解脱。她此刻看着任月语这般苦苦挣扎不肯放弃,不忍当中又夹杂了一丝触动。
她趁隙摸了一把眼泪,“夫人一定是放不下将军,所以拼尽全力地要吊着一口气,弥留人间。”
她一个人承受不了这个场面,转而寻求云霁的认同,“你说是吧?”
云霁喃喃,“不对,是月光。”
素雅没听明白,“啊?”
云霁让素雅帮忙,“把所有帘子放下来,不能让夫人晒着月光。”
这夜月光亮得异常。云霁之前注意到,自从任月语走下车舆晒到月光后,脸色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