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菜肴,毫不意外地非常丰盛。
大人小孩齐上阵,大家干劲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张欣然和罗朗负责帮忙摘菜 、洗菜、分类等工作,主要给外婆打下手。
王远华带队大女婿,二女婿。
他们几个负责剥蒜洗姜,洗涮工具,和做那无情的鸡鸭鱼的杀手。
这种残忍的,简单的和需要大力气的碎活都归他们几个男同志。
王芸姐妹仨主要是切菜,配菜,煎豆腐,以及给大厨打下手。
煎炒蒸烹炸助手,这种是需要细致一些和带点技术性质的工作。
已经很少亲自上灶的大厨罗刚,不负众望地,担任总指挥和掌勺。
这可是厨房里那最主要的工序,决定的将是菜品最终的口感和品质。
飞泉山脚下王老师家里很久没有像今天这么热闹了。
中午过后,家里不时传出的笑声,说话声,小孩打闹声,早就引起了左邻右舍邻居们的注意。
此时,小院门大敞开着,远远地,就能看见院墙内生机勃勃的浓厚生活气息。
左边院子的邻居刘大红,摇着一把大蒲扇,晃晃悠悠地散步进了小院。
她笑得一脸褶子,跟李慧琴大声地打招呼:
“慧琴啊,今天仨闺女都回来了,看你高兴地,笑得合不拢嘴了吧?”
李慧琴起身,一边去客厅搬了一边小椅子,一边说:
“是啊,闺女们回来了,我肯定开心啦。
大红,你午睡才起啊?
你这睡眠质量,我真得给你点个赞。
快过来坐会儿,我们一起摆摆龙门阵。”
刘大红豪迈地走向小椅子,并把小椅子提起来,放在李慧琴旁边,然后坐下,说:
“哈哈哈,是啊,我这人别的不好,就是心态特好,麻烦事不入心,天天没烦恼。”
刘大红看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就自己一人闲聊打扇,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无聊。
于是,把她准备送出蒲扇放在李慧琴旁边。
加入李慧琴这一组,刘大红很快就进入了干活模式。
张欣然看刘大红手上熟练而快速地动作,在心里偷偷给她评价了一句:
真是一双干活的好手!
刘大红一边帮忙摘菜,一边和李慧琴闲聊。
李慧琴扭头看了一眼刘大红带来的蒲扇,问:
“你蒲扇新买的,在哪买的?我今年还没看哪有在卖的呢?”
刘大红也不矫情,大方地说:“买什么买,不用去麻烦了。
我家还有好几把。
这把是我专门拿过来送你的。”
李慧琴乐呵呵地说:
“那多谢了。你买那么多蒲扇干啥,准备起来用个好几年哇。”
刘大红又乐呵呵,“哎呀!我那个大侄儿媳妇,去年结婚的那个,她娘家是开蒲扇厂的,给我送了一打。”
李慧琴恍然大悟的样子又接上话:
“就是你去年说的那个,人长得秀秀气气,做事情大方得很的,那个侄儿媳妇啊?”
刘大红:“嗯呐,就是她啊。”
李慧琴点点头,答道:“哦,你舅母子福气好哦,娶到个好媳妇。”
刘大红笑笑又说,“就是,我那舅母子一辈子都是好命,让人羡慕得很啊。
不过,我最羡慕的还是你。
你比我舅母子还好命。”
李慧琴惊讶:“羡慕我?你怕是搞错对象了吧?”
刘大红:“就是羡慕你啊,几个女儿女婿,个个有本事,能干还孝顺。
王老师又是个勤快人。
不像我屋头,两个懒货娃儿,再加个懒货老汉儿。
哎呀,屋头扫把倒了,他几爷子都不得给老子捡起来。
还好,现在两个小的结婚,各人自己搬出去住了。要是天天跟我们一起住,光伺候他几爷子,活络多得都怕是要把老娘给累吐血。”
李慧琴笑笑,逗她说:“以往就喊你不要天天那么勤快,该耍就要耍。
喊你,有时候不想煮饭,就到我这吃。
你各人自己先吃饱了再回去。
你偏不干哒?”
刘大红挥挥手,叹口气:
“嗐!老子要是不回去煮饭,他几爷子怕要懒得烧舍子(跳蚤)吃。
主要是那三爷子还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