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这一年六月份,二丫头到了上学的年纪。其实,去年,二丫头就可以去上学,一是上学没有确切的年龄要求,二是二丫头自己非常希望去上学,在报名的前一天,二丫头都跟着大孩儿跑去学校玩了一天。但是,当时正赶上田柱子出门进货,没在家。李荣担心二丫长得个头小,上学被欺负,就没有主张让二丫头报名,等田柱子回来,学校报名已经结束了,二丫头因为这个还大哭了一场。
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二丫头就念叨着自己今年一定要上学。田柱子和李荣也答应了。上学之前,必须得先起个名字。现在五个孩子除了大孩儿有个正式的名字田玉杰,其他人日常还是称呼小名。
二丫头坚持自己起名字,并且一早自己就打算好了。
“你准备叫什么名字?”田柱子问。
“我早就起好了,前两个字‘田’和‘玉’我是改变不了的,我就想最后一个字就行了。”
“那最后一个字你打算叫什么?”
“田玉英。我以后就叫田玉英。”二丫头自豪的说。
“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吗?”田柱子问。
“因为我要当一个英雄,一个最厉害的人,所以我叫田玉英。”其实,二丫头起这个名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孩儿的同班同学、大队会计李树村的二女儿叫李文英,是大姐班上学习最厉害的人,大部分时间霸占这班级学习成绩的第一名。大孩儿只是偶尔一次能超越李文英。二丫头觉得这主要是因为李文英的名字里有个“英”字,带这个字的人,通常学习都很厉害。还有很多大人物的名字里也有英这个字,比如叶剑英,毛主席的儿子叫毛岸英,都带“英”字,所以二丫头对这个字情有独钟。
“嗯,这个名字不错,就叫这个吧。”田柱子说。
“爸,我上学考试,如果考第一名,有什么奖励吗?”二丫头问。
“你大姐考试也没有要奖励啊。”
“那是因为她没考第一名。如果你要是给奖励了,也许大姐早就考第一名了。”
“那你打算要什么奖励?”
“期中考试第一名,奖励一件衣服,期末考试第一名,奖励一套衣服。怎么样?”二丫头说。
“嗯,可以,没问题。”田柱子答应道。
“爸,你这是偏心,为什么我那时候没有。”大孩儿不开心了。
“那以后无论谁考试,都是这个奖励办法,包括后面弟弟妹妹,都是一样的奖励办法。”田柱子说。
“那总考第一你能奖励得起吗?”李荣觉得田柱子这话说的有点太满了。
“放心吧,考第一就该奖励。”田柱子倒是乐于付这个钱。
很快,六月份一年级报名的时间到了,这次田柱子在家,他带着二丫头去报名。在学校又遇到了李树村和崔来福。一切都和大孩儿上学时的情景惊人的相似。李树村家的三丫头李文静今年也上学,崔来福家的五丫头崔晓红也是今年上学。两个人的年纪都比二丫头大一岁,个头比二丫头高了一头。
“柱子,你说这时间过得也真快,你这老二都开始上学了。叫什么名字啊?”崔来福笑着说。
“田文英。”二丫头干脆的回答道。
“瞧这丫头,嘴片子利索,估计挺厉害。”崔来福说。
“这丫头我可印象深刻,去年还是前年冬天,差点把我家三丫头的舌头粘掉喽。”李树村半开玩笑半夸张的说。
田柱子那天虽然不在家,但是后来也听李荣说过这事。赶紧道歉说,“那时候孩子小,不懂事。真是对不起啊。”
“没事没事儿,都是小孩子,现在同学了,说不定还不打不相识,后面成为好朋友呢。”李树村心里不舒服,嘴上却表现的很大度。
“没想到你爸那么老实,你这小丫头鬼主意倒是挺多。这你们三个一起来报名,以后都好好学,比比,看谁成绩好。”
“听说你家李文英学习就特别厉害,总考第一名。”崔来福说。
“也没有,有的时候,也是田柱子家大孩儿考第一。你家老四咋样啊?”李树村问。
“就那么回事,自己也不想读,估计读完小学,认识几个大字,不是睁眼瞎就得了。崔来福说。
“自己不想学,那就没招,都看自己造化,我家明年老小子也要上学了,估计跟你家老小子又得是同学,还有田柱子家的三丫头,我看我们这三家是在学习上杠上了,哈哈。”李树村笑着说。
三孩儿比二丫头小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