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入伏以来,连日高温天气,不少人感觉自己的脾气和气温一样“高涨”,出现烦躁、易怒等负面情绪。对此,主任表示,出现“长脾气”的情况,可能是“情绪中暑”。
和别人拌了几句嘴,她晚上睡不着了发现,61岁的母亲脾气变得很差,平时待人和善的她,居然在买菜时和小贩拌了几句嘴。
陈女士说,回来后,母亲觉得很委屈、心烦意乱,她也没当回事,想着过几天就好了。可几天后,母亲的心情不仅没变好,而且出现吃不下饭、入睡困难的情况,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原本喜欢看戏的老人,那段时间根本看不进去,别人看电视,她嫌烦,直接把电视关了,甚至不愿意跟最疼爱的外孙说话。
陈女士赶紧带母亲去了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母女俩来到心理科就诊。医生认为,这种情况与高温天气有关,这种病症被医学界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经过医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陈女士的母亲慢慢康复,她说:“好心情终于又回来了,感觉生活又亮堂了。”
“情绪中暑”得重视
“天气持续炎热,不少人会‘情绪中暑’,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这是一种在夏季常见的情绪障碍。” 白丽影说,“情绪中暑”的人,往往表现为郁郁寡欢,焦躁不安,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还伴随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
白丽影介绍,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人的生理、心理有一定影响,高温天气会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5c、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容易发生。此外,夏季昼长夜短,蚊虫多,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引发疲劳,这也是“情绪中暑”的诱发因素之一。
“‘情绪中暑’,咱得重视。” 白丽影说,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对极端天气敏感度更高、耐受性更差,持续高温下,更容易发生“情绪中暑”。
孝心是最好的“解暑药”
“对于老年人来说,高温天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白丽影说,寻找一些减压的方法,比如,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听听音乐、与家人多交流等,都有助于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且加重,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白丽影说,子女在物质赡养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
“即使子女不能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也要定期看望老人,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让老人感受到关爱。”白丽影建议,无论子女身在何处,都应与老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多理解尊重老人,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了解老人的心理状况,倾听他们的抱怨和烦恼,及时安抚消除老人的负面情绪。对于老人来说,子女的孝心是最好的“解暑药”。
乙肝是啥?一种病毒性肝炎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器官。”张威说,但这个“大块头”挺脆弱,尤其是在病毒面前。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几大类,任何一种肝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引起机体的严重损伤,甚至威胁到生命。
“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属于传染性疾病。”张威说,在几种肝病中,甲肝和戊肝发病急,症状相似;乙肝、丙肝、丁肝属于慢性疾病,症状相似。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乙肝、丙肝,会引起肝硬化;肝硬化结节恶变以后,会发生肝癌。
乙肝会传染吗?日常接触不会传染
那么,乙肝患者能抱小宝宝吗?张威表示,乙肝、丙肝、丁肝的传播途径类似,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医源性传播,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的。比如,和乙肝患者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在同一家餐厅用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都不会被传染,抱抱孩子、陪孩子玩耍也没问题。
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类似,主要是粪口途径,也称为肠道途径。在预防方面,除了接种疫苗,还要避免食用不干净的、未煮熟的海产品,尤其是贝类,一定要高温消毒。乙肝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要与家人共用餐具、茶杯、牙膏等。
发现转氨酶升高,要及时查明病因
“有些肝病是‘沉默的杀手’,不到肝腹水等严重程度,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