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小冥王之神都辟雍院 > 第121章 动手开吃

第121章 动手开吃

家家户户烹调都离不开食用油,市面上销售的大桶油经济实惠,但烹饪时不太方便,很多家庭会将油倒进小油壶中分次使用。

这种做法值得提倡,但操作不当也会悄悄埋下隐患。往没洗的旧油壶里续新油,油脂的氧化还会“传染”……

油壶用不对,如何影响健康?《生命时报》邀请营养专家解读,并教你科学用油。

油脂氧化真的会“传染”

食用油一旦开封,在储存过程中就会慢慢被氧化,光、热、受潮等都会促进油脂的氧化变质。

食用油的氧化反应具有传染性,部分旧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氧化,产生自由基,引发链式反应,四处游走“带坏”其他的油。

有些家庭的油壶从来不洗,壶里沾满了已经氧化的旧油,如果和新油混杂,很快就会被“传染”,加速新油的氧化。

氧化的油脂中不但营养物质遭到了破坏,对身体毫无益处,还可能产生自由基和氧化聚合产物,促进人体衰老,为一系列疾病埋下隐患。

出现“哈喇味”要警惕

“哈喇味”的出现,就是油脂发生氧化、酸败的结果。

食用油包装上的保质期,并不代表开封后仍可以保存这么久,以下因素也会加速油脂氧化。

光照会使氧分子活化,在油脂中生成游离基,从而加快油脂自动氧化、酸败,使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增高。

高温不仅容易滋生细菌,还会增加脂解酶的活性,加速油脂分解,促使油脂酸败。

温度过高时,脂肪酸氢过氧化物会发生分解、聚合等反应,生成很多复杂的混合物,影响油脂的品质。

很多人为了方便,炒完菜随手把油桶放在炉灶边,这样做是不对的,高温环境会大大加快油脂氧化速度;直接放在厨房窗台上,食用油长期被阳光照射,很容易氧化酸败。

科学用油做到5件事

存放在油壶中的食用油,如何尽量减缓其氧化速度,科学使用呢?

1.油壶要勤洗

一定要等旧油用完了,往油壶里装新油,用光一壶后,可放入适量的食用碱,用温水多次清洗干净。

每次灌油之前最好清理一下,如果办不到,至少两三个月要充分清洗一次。

2.购买小容量的食用油

油壶清洗是个麻烦的过程,很多人自认为洗干净了,但可能还会有小油滴残留在油壶的壁上。

因此,如果觉得清洗实在不方便或不够干净的,也推荐直接购买小包装的食用油,不需要分装到油壶,尽量在三个月内吃完。

3.存放远离灶台、光线

油壶最好存放在橱柜等避光阴凉处,远离炉灶等高温环境。

4.油壶材质也是关键

在购买小油壶时,最好选择深色玻璃或者瓷质的,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照射。

5.油壶盖子要拧紧

如果不将小油壶的盖子拧紧,油就会接触到更多空气。减少开盖次数,每次用完及时封紧,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机会。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大家为了消暑“各显神通”,在肆意享受舒适的冷气、透心凉的饮品和惬意小烧烤的同时,麻烦悄悄来临,急性胃肠炎找上门了。下面,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张婉君医生给大家讲解有关知识。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该病症状类型及严重程度与人们摄入微生物、毒素的类型和量有很大关系。不同人的抵抗力不同,也会导致症状差异。如病情较为严重且没有经过治疗的患者,则可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大量流失,会危及生命。尤其是抵抗力弱的孕产妇、婴幼儿与老人,有此类症状时需格外重视。

该病的主要病因是人们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即食物中毒。成人常见的致病菌为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另外,人们进食生冷、有毒及刺激性强的食物,酗酒、海鲜过敏、重金属中毒等都可引起非感染性急性胃肠炎。

如何预防急性胃肠炎?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被苍蝇、带菌者污染的不洁饮食;隔夜食物吃之前要彻底加热;避免饮用生水;不食用生肉、变质食物、冰箱里长期存放的食物或冰冻的食物等。

2.在旅行中与他人及物品接触时应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3.营养饮食,提高免疫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