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屌丝逆袭科学史 > 第6章 柏拉图式的爱情

第6章 柏拉图式的爱情

说到柏拉图,不认真讲讲柏拉图的爱情观,真对不起那些被感情营销号坑惨了读者们。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柏拉图式的爱情,而这又经常被人解读为“有爱无性的精神恋爱”,听起来美好,但其实很片面。咱们先拿出结论,柏拉图式的爱情观是有限定范围的,因为它指的是:

同性恋。

再想想营销号的解读,是不是细思极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柏拉图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这位也是个牛人,在后面会详细介绍。相传,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我想大概率是柏拉图想谈恋爱了,指望老师给自己介绍个对象。苏格拉底可能觉得不太方便,就学师爷装糊涂,对他说:

“请你穿越这片麦田,摘一株最大最饱满的麦穗回来。但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照做了,却空手而归。

他解释道:“在前进途中,确实看到了很多我特别欣赏的麦穗,但我却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好的,于是放弃了它们。可走到后面以后,又总觉得见到的还没有前面的好,不知不觉就走完了全程。”

苏格拉底笑了笑,说:“这就是爱情。”

苏格拉底不愧是教育大家,每每读到这个故事都会让我回想起被概率论支配的恐惧。奈何他遇到的,是柏拉图这个专业气老师的学生,真的是一物降一物。柏拉图受到老师的点拨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爱情观,即柏拉图式的爱情。但人家的爱情观可比咱们的奔放得多,估计苏格拉底听了得气死,因为柏拉图指的是:

成年男子与未成年男子之间的爱情。

他还说得有理有据。一方面,当时的希腊也有着男尊女卑的风气,认为女性没有资格拥有爱情。另外,柏拉图认为异性之间的爱情,大都只是为了服务婚姻而实现社会建构。只有同性之间才能摒弃肉欲的影响,专注于精神的交织。

为了不影响正事而舍弃爱情,嗯,我科直呼内行。

曾经有一个女孩向笔者表白:“我想与你有一次柏拉图式的爱情。”本着科普工作者的严谨态度,笔者援引柏拉图的代表作《会饮篇》为例证,耐心的跟她讲述了柏拉图爱情观的本质。最后得出结论,她的说法翻译过来就是:

“我不仅把你当兄弟,我还想睡你。”

别问,问就是活该单身……

YY杂谈:

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只是咱们故事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也深刻的反映了古希腊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

受传统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我们中国人总是难免会功利性的看待学习与知识,正如《论语》中所说的“学而优则仕”一般。但科学最早的时候并不是追求实用的,甚至根本就是无用的。与柏拉图的爱情观类似的理解,他们会认为有用的知识难免会受到社会生产的“绑架”,这是他们所不屑的(要知道那时候玩得起这些东西的可都是奴隶主们),因而只有无用的知识才是自由的,才是珍贵的。

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斯托贝乌斯曾记载过一个关于欧几里得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学生质问欧几里得“学习几何学有什么用?”结果一向温和的欧几里得顿时勃然大怒,“他居然想玷污几何学,认为它是有用的!给他三个钱币,让他离开这里吧。”

一直到十七世纪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然后经历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技术革命后,科学所展现出来的力量才真正体现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