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屌丝逆袭科学史 > 第13章 地心说重铸版——托勒密

第13章 地心说重铸版——托勒密

说了这么多,自打柏拉图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就一直深耕于一件事:

玩球。

特别是在欧几里得完善了几何学之后,天球天文学便走下神坛,任何数学不错的学者都有机会参与到天文研究中。家喻户晓是个好事,但也暴露出了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一个,与之前数学遇到的问题一致,很多野生科学家加入了天文学的研究阵营后,各路五花八门的研究都涌现了出来。这让天文学的成果鱼龙混杂,甚至有不少错误的结论。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天文学也期待着一个行业标准出现。

另一个问题更严重,亚里士多德的天球体系用了五十多个天球来描述行星的运动轨迹,运算相当繁杂,这也就忍了,难以接受的是它仍然无法得到一个十分准确的结果。这也与观测水平提高有关系,早期古希腊的观测数据大都来自古埃及和古印度,测量精度有限。但随着时间积累,数据的丰富导致天球理论的误差到了无法忽视的程度,需要一个新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

说来也很有趣,天文学的发展就是模型和数据的赛跑。在观测水平有限的过去,旧的理论体系能够解决问题,但作为最古老的一门科学,随着时间的积累,天文观测的数据日益丰富,精度也逐渐提高。首先是天球理论,然后是地心说、日心说、牛顿体系,无不是由观测误差无法由旧体系解决问题而引爆的革命。即使是广义相对论的提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发现了水星近日点每世纪5,557.62角秒的进动,没有相当的技术和时间的积累,就不可能发现问题,更无从谈起新理论的诞生。

言归正传,时势造英雄,当下的科学界急需一个挑大梁的角色出面,他就是地心说的集大成者——托勒密。

我相当佩服欧几里得和托勒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作品流传时间长到变态,这两位集大成者的作品,《几何原本》以及《天文学大成》,愣是做了全欧洲上千年的教材,本书要是能火上二十年,估计我做梦都能笑醒。

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直观感觉就是名字霸气,但人们觉得这还不够。在大翻译运动中,阿拉伯人推崇这本书到“伟大之至”的地步,于是给它起了个更霸气的名字:

《至大论》。

美中不足的是,托勒密的创作过程一直争议不断,他广泛的吸收了别人的知识,例如阿波罗尼斯的本轮理论,本质上托勒密体系是对前人工作的一种综合,甚至有观点认为它基本上是抄袭希帕克斯的理论。由于年代久远,实在难以考证,以及篇幅和文体的限制,在细致程度上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在这里,对所有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最高的敬意。

下一节我们来好好的盘一下地心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