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事成
仲余挂断了陆开富的电话,仍不死心地在研究衡太汽车的资料。
别看它身负2000亿巨债,除开那消失的600亿,剩下的1400亿债务中,房产相关的负债高达1000多亿,也就是当初买地和建设的成本。
至于一家汽车公司要这么多地干什么?
那得问许首负了,估计是衡太集团的资产押无可押,自身没有办法再拿地,于是弄了家新公司,打着新能源的幌子,在各地都给予大力支持的情况下,便宜圈地。
一家连一台车都没造出来的汽车公司,居然有8个大型生产基地,总面积比耕耘了20年的比雅迪还大,可见其水分有多高。
然后拿着这些所谓的基地和新能源概念画大饼,在港交所匆匆上市圈钱,最高市值竟然高达7000多亿,可以想像到底圈了多少钱!
最后不顾股东利益,把钱挪去缓解衡太集团的资金压力,真是打得一手好牌!
这些地产目前贬值得非常厉害,想要卖都没人肯接手,但如果把工厂以外的土地都剔除掉,实际上衡太汽车瘦身以后资产有400多亿,负债只有600亿不到,跟蔚莱差不多。
所以,如果有办法解决这些无关的债务,衡太汽车还是很值得入手的。
它就像做好的饭菜,上桌吃就成,不像仲余现在连菜都没买。
只是上面抢吃的人有点多,他要动用点手段才能赶走他们。
最好是把这些债权人聚在一起,跟他们协商,让他们把汽车相关的资产以600亿卖给他,这样他们能收回一些损失,还有那么多地可以搞房产,他也不用担心隐藏债务。
不过,想法很丰满,现实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衡太汽车如果剥离了汽车概念,那价值就只剩下土地了,完全没了想像空间,他们肯定不愿意,所以需要官方出面协调进行资产剥离,整体收购肯定没人愿意要,就这么一直拖着也是种损失,不如劝他们断臂求生。
目前衡太汽车相关的债务都由羊城进行统筹,仲余自认为在粤省领导那里也有几分薄面,可以尝试沟通一下。
于是他让小白按照他的想法整理出一个方案,然后让夏秘书约好领导的见面时间。
只是,仲余还没来得及离开山城去赴约,陆家大伯父一个电话就约他在京城见面,见面原因也没说,只是吩咐他尽快过去。
他隐约猜测应该跟电池项目有关,只有这种黑科技才有可能惊动大佬。
事实正是如此,陆开富把计划书交给自家大伯和二伯后,立即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他这么做一方面是帮陆家,另一方面也是在帮仲余。
这么好的技术,如果能供给j方使用,那么投桃报李地给仲余解决造车困难就顺理成章了,互不欠人情,更谈不上牵扯。
第二天,仲余就一个人去到了陆家在京城的四合院,刘彬和夏秘书则回了鹿城,先开始招人。
经过门卫的一通安检后,他被带入大厅。
大厅里除了约他来的大伯父,二伯父和老丈人也都在。
一番招呼过后,仲余落座。
大伯父开门见山地说道:“让你过来,是想跟你谈谈你的电池项目。”
仲余暗道,猜对了。
此时二伯父接过话头:“小余,我问你,电池是不是真有计划书上面说的那么好?”
“当然,而且还有更好的。”仲余语出惊人。
他之前就有过预计,电池技术被上面看中是迟早的事,不过他不打算交出最高5000wh\/kg的那一档,要交也只交一千以下的,因为固态电池目前的理论极限就是一千,他民用六百,跟j方合作七八百,是最好的方案。
在场的陆家三人都被他的话惊了一下,还有更好的?
陆父率先开口:“小余,二伯父是认真的,你别跟长辈开玩笑。”
他是怕仲余不知轻重,在大伯他们面前吹牛。
仲余面对他们的目光,坚定地点头承认道:“我也是认真的,就是怕不懂行的人以为我吹牛,也怕懂行的人担心这是威胁,所以才拿出600wh\/kg的生产计划,其实我还有最高800wh\/kg的技术。”
“嘶!”四人心里再次震惊。
不是他们大惊小怪,而是仲余所说的技术太过逆天,比市面上的技术领先太多了,直接翻了一倍。
他们不是没见过更高级的电池,比如黑电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