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照顾小企鹅
里面一些小企鹅失去父母已久,并且饿了几天,所以当成年企鹅掏出食物喂食给它们后,它们自然就答应当养子了。
当然,也有一些个头比较大的不同意,拼命挣扎逃离。
所幸,这里小企鹅足够多,而且仲余还在源源不断收集,可以任由这些成年企鹅挑选。
其实,现实中很多动物都有收养幼崽的行为,甚至是跨种族收养,这是动物的天性,都有想成为父母的欲望。
有时繁殖期的一些激素分泌也可能使它们母爱泛滥。
比如虎鲸。
一些年轻的雌鲸,会去抢夺领航鲸的幼崽来抚养,有说是拿来练手的,也有说是雌鲸母性本能的错位,它们还没有生孩子,但看到小鲸鱼,觉得很可爱,突然母爱迸发,觉得养这只可爱的小家伙好像也不错。
虎鲸抢领航鲸幼崽的这种行为,也是双方不对付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好歹是同为海豚科的动物间的收养,双方习性都差不多,可以一起生活。
甚至也有狮子与羚羊这种跨种族,且是猎物间的收养,这就很诡异了。
在非洲桑布鲁保护区,有一头母狮遇到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羚羊时,非但没有杀死它,反而将小羚羊带在身边照顾,不但赶走其他试图捕食小羚羊的动物,还允许小羚羊的亲生母亲给它喂奶,这期间母狮一直在忍受饥饿。
在和小羚羊在一起16天后,一只雄狮趁着又累又饿的母狮睡着时,捕食了小羚羊,才让母狮不至于变得过于瘦弱。
而在这之后,母狮又先后有过5次收养羚羊的行为,它似乎非常乐于成为小羚羊的养母,直到小羚羊离开。
得有多么伟大的母性光辉,才能克服动物的捕食本能和生存本能,做出这种程度的利他行为?!
也许,是因为母狮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吧。
另外,也有一些动物尚未具备辨别自己孩子的能力,容易成为其他动物的养父母。
比如最知名的鹊占鸠巢。
部分杜鹃鸟不爱筑巢,会将蛋产在其他鸟的巢穴中,让其它鸟帮忙孵化和哺育后代,有时杜鹃蛋会被寄主鸟发现并清除,但只要杜鹃幼崽破壳而出,就会得到寄主鸟的喂养和照顾。
其实不止熟知的斑鸠,到目前为止,杜鹃的蛋已经出现在了100多种鸟类的巢穴中。
还有一些是抱有目的的收养。
比如生活在非洲南部坦噶尼喀湖的慈鲷。
它们会积极地寻找周围的小鱼,让它们生活在自己的鱼群中。
然而,当捕食者攻击慈鲷群时,通常会选择最容易得手的,于是这些被收养的小鱼就被慈鲷父母当成了保护亲生后代的挡箭牌。
所以,它们的收养没安什么好心。
不过不管怎么样,收养行为还是利大于弊,让幼崽得以成活。
空间里,虽然小企鹅经过收养,但由于数量过多,导致还有大量小企鹅没有着落。
这与仲余收集的方法有关,他在外界只要遇到临近海面的小企鹅群都会连同其父母一同收集,但有很多失去孩子的成年企鹅就此离开了,而浮冰上的小企鹅几乎是没有成年企鹅跟着,所以两方数量上就拉开了差距。
他不可能在没有小企鹅的地方见到成年企鹅就收走,谁知道它们会不会是不受海冰融化影响的种群成员,万一他乱收,会留下无人照顾的小企鹅。
因此,他只能多收小企鹅,而少收成年企鹅,宁愿成年企鹅失去孩子,也不能在外界留下孤儿,反正再过两个月,小企鹅就长大了,它们到时也是要脱离父母独自生活的。
最终,仲余经过一天的时间收集,终于把整个南极半岛西侧海域的企鹅群都筛选了一遍,总共收集了4000多只成年帝企鹅和2万只幼崽。
这数量对于帝企鹅来说相当大了,毕竟它们总共才57万只,已经占到3.5%了。
所幸,其它6种同样生活在南极的企鹅没遭受到海冰融化的影响。
7种企鹅的数量达到1.2亿只,其中最多的是阿德利企鹅,约有5000万只,第二的是浮华企鹅,有2400万只,还有巴布亚企鹅,有60万只,它们都在十一月产卵。
与帝企鹅一样在5、6月产卵的有帽带企鹅,约300万只,它们喜欢与海岛为伍,在高处筑巢。
还有喜石企鹅,是南极企鹅中最小的一种,由于他们实在太喜欢石头,玩石头似乎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