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爱党忙完家里的事便骑着车子去了妹妹白芳芳家里。
白芳芳和李保天也盘算着要开个小代销店,正忙活着呢,看到白爱党来了,都有些惊讶。
白爱党也不多说废话,三下五除二便把自己家准备把刘佳涵送到城里去上学的事情说了,问他们对李希云是怎么想的。
白芳芳撇了撇嘴,道:“我们家没有你们家条件好,小云也比不上你们佳涵,你们能送到城里去,我们可送不了,还能咋想?一个丫头片子给她上学都不错了,还想那么肚皮,不想上都回来给我看孩子。”
这话说的可真是……
白爱党压下了心中的不舒服,转头看向李保天,问道:“妹夫,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以后只要孩子有出息了,你们也有指望。”
李宝天迟疑的点了点头,“大姐,真不是我们不想供小云读书,实在是家里没这个条件,我这儿还有个男孩儿呢,总得为他多打算一点。”
听到这里白爱党算是明白了,啥没有这个条件?他们家种的地多,还养着牲口,一年到头又没啥花销的地方,这钱呀都攒着呢,只是不舍得给小云花罢了。
白爱党也不想再和他们说什么了,直接扭头就走了,回去的路上还在替小云委屈,摊上这样不靠谱的父母也是没办法。
李希云知道刘佳涵要去城里读书了,而自己却不能去,心里也很失望,但她也很清楚自己爸妈是什么样子,失望过后也接受了这一事实,更加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以后自己考出去。
基本定了以后,刘建军就去联系学校了,本来一中和二中是不太愿意接收转校生的,但是看了刘佳涵的成绩之后,立马就改口同意了,让她插到了七年级一班。
解决完学校之后,便只剩下住宿问题了。
刘建军在学校附近打听了一下,发现还是有几个老师家里可以住宿的,他抽了个时间带着白爱党和刘佳涵都去看了看,但是都不太让人满意。
一个小小的屋子里,却摆了六张上下铺,挤着住了十几个人,连个过道都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刘建军和白爱党就皱起了眉头,再一听老师说的价格,也算得上是比较贵的,算下来可能租房还要划算一点了。
但是租房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人能够陪读,家里边开着代销店,白爱党还要管着,刘建军还打算和王豪干一番事业,两个人都没有办法陪读,至于刘奶奶,不提也罢,她肯定是要守着自己大孙子的,让她陪读有点难。
怎么办呢?是租房腾个人出来陪读呢?还是要让女儿住到老师家里呢?夫妻二人陷入了思索之中。
最后还是刘佳涵站出来,说:"爸妈,可以租个小房子,我自己住,也不需要人陪读,我平常可以买着吃或者自己做,一星期就回来了。"
听她这么说,夫妻二人毫不迟疑的摆了摆手,刘建军当成了小孩子的异想天开,道:"你自己怎么行?别打搅,我跟你妈想想怎么办。"
"是啊,你太小了,我跟你爸都不放心。"白爱党也没考虑过这个事情,她心里想着真不行每个月给婆婆一点钱,让她去跟着陪读,帮着做个饭洗个衣服什么的。
"行吧。"
刘佳涵无奈的应了一声,在爸妈眼里她还是个小孩子,自己住外边确实不太让人放心。
最后还是刘建军夫妻二人去找了刘奶奶,承诺给她一个月发点工资,再加上刘佳涵的堂哥也在城里读高中,老太太想着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去看看大孙子,这才同意了。
刘奶奶愿意去陪读,让刘建军夫妻二人都松了一口气,考虑到刘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于是租了个一楼的小房子,屋子不大,两室一厅,住祖孙俩刚刚好。
紧赶慢赶,赶着正月十七学校开学,祖孙俩搬进了新家,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两三年,祖孙俩就要在这里度过大半时光了。
刚进来的第一晚,刘奶奶就有些睡不着觉了,人老了,猛地换了地方就是这样,好不容易熬到了五点,她实在是躺不住了,就起来做早饭。
煮了粥,活了面做了葱花饼,配上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就是一顿简单的早饭。
看着时间差不多到六点了,刘奶奶就把刘佳涵喊了起来,让她洗洗吃吃早饭去学校,今天是第一天去学校,可不能迟到了。
刘佳涵从睡梦中被喊醒的时候,一脸懵,愣了两三秒才意识到自己原来转学了,这是在新的地方,她缓缓吐了口气,应了一声,才穿好衣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