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唐之表弟很给力吴正义 > 第235章 战争打响

第235章 战争打响

第二百三十五章

吴正义和李世民的战争动员做的简单粗暴,看似严谨,实际上到处都是漏洞。

不过这不重要。

掌握舆论工具的二人轻易就让其他人相信了颉利带兵抢劫大唐官方运输队就是事实。

连那些朝中的老狐狸都相信了。

至少他们向皇帝进言对突厥出兵的那一刻,他们心中就是如此认定的。

坊间也是群情汹汹。

十几年过去,百姓对大唐的认同感加强,日益增长的国力和肉眼可见的生活水平提升,让百姓对朝廷的好感增强了很多。

朝廷的钱被抢了,人被杀了,虽然皇帝说不会因为这次的巨额损失向百姓加税,但是百姓还是有些担忧,一致支持朝廷夺回被抢的钱财。

连远在岭南的冯盎都发来电报,说是岭南各地百姓支援朝廷出兵的十万担粮食已经装船运往关中。

大唐第一次从上到下的达成对外战争的一致,朝廷没有理由不出兵。

号外发出后第三天,李世民在朝会上下达了进攻突厥的命令。

突厥使者被赶出鸿胪寺,他们拿着大唐的宣战书,由大唐陆运的马车送往突厥境内。

大唐开始调兵遣将。

李靖任定襄道行军总管,率领两万步卒和三万骑兵从定襄方向进入突厥。

李道宗任李靖副帅,同张公瑾、张士贵、牛进达等人分领各军,尉迟恭担任先锋。

李孝恭任凉州道行军总管,太子李承乾与程咬金任副帅,统骑兵两万五千为中军,吴正义为先锋,辖胡雄所领皇家陆军第一师、周先封所领皇家海军陆战队、苏定方所领新军、刘仁轨、段志玄、程明震三人所领火器营、李君羡所领市舶司护卫队,共计三万人。

侯君集调任松州刺史,带兵驻守松州,防止吐蕃趁火打劫。

刘宏基调任鄯州都督,盯住吐谷浑。

张亮和秦琼调防幽州,与在此地驻守的长孙顺德一起防御室韦与高句丽。

区廷率领海军舰队在卑沙城与大行城外海游弋,震慑高句丽。???..co

市舶司一月前便发出消息,召回突厥境内的大唐商人。

朝廷的军事安排在大方向上没有问题,但是细节上却是让人看不懂。

主要就是两路大军的将领安排。

大唐远征可没有副帅一说,就算是副帅名义上行使的监军职责,也用不到太子出马吧?

还有就是李孝恭的西路军,中军两万五千人马,而作为先锋的吴正义手里却有整整三万人。

这是什么配置?

再有就是此次作战并未调动民夫随行,只有沿途的一些货运站和转运站新招募了一批装卸工。

没有民夫随行,大军的粮草谁来运输?那些士兵的兵器铠甲谁来保养?

无数人表示自己看不懂。

不过李靖却说这样的安排没问题。

大佬发话,其他人只敢私下议论,不敢把这件事拿到明面上来说。

武将们对此表示无所谓,只要有仗打,他们在大军里养马做饭都行。

吴正义和李世民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测试一下大唐内部的联动,其实按照吴正义一开始的计划,朝廷根本不用如此大动干戈,只需要跟在他屁股后面收拾残局就可以了。

是李靖提出要测试大唐现有的体系能不能支撑大规模火器部队作战。

要说还是人家军神眼光独到,思维缜密。

李世民和吴正义听后大受启发,这才有了现在的安排。

大唐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起来,效率还是很高的,特别是有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之后,兵力和物资的调集速度是武德年间的好几倍。

凉州发来消息,突厥使者已经进入突厥境内,大唐这边立刻开始行动。

大战所需兵力早已运动到位,吴正义、李靖、李道宗、李孝恭、程咬金等人在参加过出征前的祭天仪式之后,乘坐飞艇前往定襄和玉门。

九月初二,吴正义带领前锋出玉门,过大泽,往突厥境内而去。

吴正义全军摩步化行军,七百多台蒸汽拖拉机带着弹药补给,拖着重型装备,陆军、海军陆战队和市舶司护卫队全军骑着燃油助力车,新军和火器营搭乘越野卡车,空军的二十艘小型飞艇在空中侦查和做通讯中继,行军的速度非常快,仅仅是两天时间就到了居延海。

居延海设有唐军的一个补给基地,可以通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