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兵部对武器的公差要求很高,就是怕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新枪装备了差不多两年了,除了西北地区的军队和骑兵反应不太好用,其他各地的反馈都很好。”
“骑兵那里是怎么回事?”吴正义问道。
武欣道:“主要是骑兵的作战方式和武器不匹配。”
“骑兵反应说在马背上给步枪装弹有些困难,一线的士兵更喜欢长枪管的转轮手枪和双管猎枪。”
“毕竟是骑马的部队,精确射击的要求不高,能连发的转轮手枪和一打一大片的霰弹他们更喜欢。”
吴正义点头:“那就让兵工厂设计一款专门给骑兵用的武器。”
“兵部不能只追求武器的通用性,还要考虑实际的作战需求才好。”
“谁说不是呢?”武欣道:“霰弹和手枪弹的射程也太短了,论攻击范围还不如弓箭。”
“虽说骑兵免不了和敌人近战,但是远程攻击的能力一定要压过敌人才行呢!”
吴正义:“嗯,是这样,要是有可能,给骑兵配上半自动,争取一步到位。”
“别想了,兵工厂拆解了你带回来的那些连发武器,要造出来太费劲了。”
“不会吧?琼崖连仿制的能力都没有?”
“有倒是有,但是生产成本会非常高,那些武器太过精细,成本一报给兵部和户部直接就被否决了。”
武欣没好气道:“亏你还是琼崖学派的祖师爷呢!”
“你知道吗?科研所和兵工厂研究过那些连发武器之后发现,大唐现在的武器和你带回来的那些武器根本就是走的两条技术路线。”
“什么两条技术路线?”
吴正义听得有些迷糊了:“连发武器的原理不都是一样的吗?”
“一样?”武欣翻翻白眼:“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什么意思?”吴正义满头雾水。
“唐军的主力装备使用的都是铜壳弹,你带回来的那些武器使用的都是钢壳附铜弹,你说区别在哪里?”
武欣懒得再多解释,自顾自拿起望远镜观看阅兵式。
吴正义想了一会儿,猛地一排脑袋:“嘿,还真是,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完蛋,岁数越大,记忆里越差。连两个不同体系的武器基础技术路线都忘了!”
后世的网友总是被一条流言忽悠。
什么使用钢壳弹是因为缺铜!
根本就不是缺不缺铜的问题。
后世每年精炼铜的产量最少的时候也在近千万吨,弹药消耗的那点铜算个屁。
根本的原因在于轻武器体系就是和使用铜壳弹的轻武器完全不同!
为钢壳弹设计的武器使用铜壳弹,保证士兵和后勤都会骂娘!
随着大唐的技术进步,吴正义发现自己的盲区也越来越多。
不过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技术细分太过庞杂,没有人能成为全才。
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顶尖就很不容易。
吴正义就是有过目不忘的外挂也不能成为全才!
摇摇头,甩掉脑中的胡思乱想,吴正义继续观察唐军的武器装备。
很快,陆军、骑兵和海军方阵就通过了广场。
接下来进场的重火力部队。
先出场的是骡马拉着的重武器。
主要是各种口径的牵引火炮和随军进行支援的水冷机枪。
这些武器基本没有多少升级,和吴正义沉睡之前的变化不大。
前线支援的火力还是以七十毫米、八十毫米山炮、步兵炮和各种口径的迫击炮为主。
水冷机枪从外表上看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当然,这么多年过去,改进还是有的。
火炮基本都改成了管退式,极大的增加了火炮的射速。
这和琼崖的材料学进步和机加工水平有关,优质的弹簧材料出现,让架退火炮向管退火炮进化有了可能。
液压装置的量产让炮架本身抵抗后坐力的能力大大增强。
机枪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傻大笨粗,唯一的值得一说的是,手摇式的加特林机枪仍然没有退出现役,仍然是三线部队的标准装备。
不过新装备的手摇机枪使用了更好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让重量和体积有了很大缩减。
之前要随军行动时,至少需要两匹马或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