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改变这一切,“先生,如果转移上海的产业,何处为佳?”
“老实说,除了国外,没一个地方合适,就算没日本人捣乱,还有自己人捣乱。”
赵海成这下可真傻了,难道这个国家没一个地方安全?“那还有什么活路!不如都当土匪算了。”
听到赵海成的气话,王颂眼前一亮:“赵先生,这还真是条路子,据我所知,整个战争期间,有枪杆子的日子要好过得多!”
赵海成没想到一句气话还真是出路,无奈的摇头笑了:“我是商人,就是想做土匪也做不来。”
王颂闻言笑了笑,“其实做土匪最需要的就是钱,我给赵先生出个主意,找个地方,拉起个武装,慢慢熬,只要能保护自己和家人就行。”
“先生是想让我做军阀?”
“赵先生真要成军阀,说不定还能和日本人抗衡下!”王颂笑道。
一席话说得赵海成有些意动,“不管行不行,先做着准备,我老家是山西的,那里有些人脉,先生觉得去山西行不行?”
山西?以后也是乱麻麻的,比不上重庆、西南,而且很大一部分都被日本人占了,但对于起步,乱有乱的好处,王颂想了想道:“山西虽然不是理想之地,不过也有好处,那地方各方势力交织,相互制约,反而容易生存。只是那里迟早也会沦陷,并不是久留之地。”
赵海成犹豫了,想了好久才道:“其他地方我没基础,我就不信了,提前这么多年准备,会一点用处都没有,只是子梧上军校之事…”
“赵先生斟酌,去,以后有懂军事的自家人,不去,安全。”
赵海成想了好一会,咬牙道:“子梧自己也想去,就让他去,是死是活,就看他的造化了!”
二人又围绕着赵子梧上军校之事说了会,赵海成起身给王颂换了茶,恭恭敬敬的用双手捧着茶盅,递到王颂面前,“先生可否答应我一件事?”
王颂有些摸不着头脑,急忙起身接过茶盅,“赵先生这是什么意思?有话就请说,能做的我一定做。”
“我想请先生做子梧、子玉和子赟的老师,请先生答应。”
王颂有些失神,想了想道:“赵先生不必如此,我也喜欢他们几个,能帮的我自然会帮,只是这老师…,还是算了,我怕误人子弟。”
“先生这话就不对了,别说他们几个,就是我在先生这也受益良多,先生若是能收他们几个为弟子,好好管教,我就没什么好遗憾的了,望先生能答应我。”
看着赵海成一脸的真诚,王颂真是不知道怎么拒绝,“好吧,承蒙赵先生看得起,我答应了。”
赵海成闻言大喜,“明日在家中举行拜师宴,今后我这几个子女若是有不对的地方,先生尽管教训!”
第二天傍晚,赵子赟回到家就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哥哥身着长衫,姐姐则一身素色长裙,二人都精心打理过,正端坐在椅子上,赵海成见他进门,蹙了蹙眉:“怎么这时候才回来?赶快去收拾下,换衣服。”
赵子赟没敢多问,急忙朝自己房间走去,见自己的床上放着一套和哥哥差不多的长衫,匆匆洗了脸,换上衣服,来到客厅规规矩矩的坐在姐姐边上,赵海成看了看他们几个,点了点头,“老老实实坐着,我去去就来。”见父亲离开了客厅,赵子赟低声问赵子玉:“姐姐,出了什么事?”
赵子玉低头轻声道:“我也不知道,父亲让人去学校接我,回来就让换衣服,没说是什么事,也许是家中来了重要的客人。”
赵子赟有问哥哥赵子梧,赵子梧也是一头雾水,三人只能等着。片刻赵海成和王颂走了进来,赵子赟见王颂也是一身崭新长衫,冲着姐姐笑了笑,看来姐姐猜对了,家中一定是来了重要客人,父亲都请先生作陪了。
赵海成来到客厅一脸严肃的看了儿女们几眼,回头对王颂行了个礼,恭恭敬敬说道:“先生请上座。”
王颂点了点头,走到客厅中央的主位上坐下,随手又理了理身上的衣服。
见王颂坐定后,赵海成转身对三个儿女说道:“过来。”
三人急忙起身,来到赵海成边上,赵海成一一替儿女整理了下衣服,让三人面朝王颂,他则退到侧面,高声道:“跪下!”
三人略微愣了下,不过还是立马跪在了地上。“三叩头!”
三人心中不知道父亲要做什么,不过还是乖乖的叩了头,赵海成等儿女叩完头,朝王颂深施一礼,“从今日起,我这几个儿女就交给先生了。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