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不错。
用小刀割下皮套,下层露出来的是发泡海绵。这个有什么用?想了半天,除了睡觉时候舒服一点之外,似乎也没什么用处吧?丢在车里算了。
接下来去掉座椅底座和靠背的皮套与发泡海绵之后,终于露出了整个座椅的铁质框架,可是让刘宝有点失望的是,框架看起来并没有多少,尤其是靠背,只有外面一圈钢材,加上贴近腰部的网片状弹簧钢。好在底座的金属用料比较多,还算让人满意。
又是想尽了办法,包含各种暴力拆迁手段,刘宝才算是把一个汽车座椅大致完整的拆下来,并且继续拆卸成更小的各种部件,这才装进背篓,准备运回湖边的宿营地。
不知道这一背篓有多少重量。已经有了半背篓的砸扁的防撞杠,再加上部分座椅零件,背在身上,他已经觉得有些沉甸甸的。
第二天出发之后没多久,刘宝很快就明白了什么叫“远路无轻担”这句老话。从半山腰,到湖边的宿营地,他差不多花费了一整天的功夫,越到后面,休息的间隔就越短,体力消耗就越大,背着背篓的双肩已经从一开始的酸胀,发展到后来的红肿疼痛。
鉴于这个结果,刘宝不得不面对现实,再次调整了自己预期的携带量。这才走了一天而已,按照鱼的说法,从齐山到他的部落,可差不多要走上一个多星期,十天左右来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