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唐逍遥侯 > 第一百四十章 蝉?螳螂?黄雀?扑朔迷离!

第一百四十章 蝉?螳螂?黄雀?扑朔迷离!

恳请您好好想想。

李二寻思了一下,也是这么个理,秦始皇这么牛逼,还二代而亡?相反人家汉高祖可是传了好几代,叹口气,说道:唉,我考虑不周啊,差点犯下大错。

可李二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转头朝房玄龄说道:我以为洛阳地处大堂中央,四方朝贡路途均等,想为让老百姓便利一点来着,所以才派人修建。刚才玄素说的有道理啊,修缮洛阳行宫的事情就撇下吧。以后即使有事要去洛阳,住帐篷也不碍事。

房玄龄抓住机会建议道:老大,其实想让百姓交通便利也不难,那水泥就不错,晋归唐庄子上用那玩意修了段路,结实的很。

李二现在是从善如流,大手一挥:准了!兄弟们呐,咱一起创业不容易,可老大我犯错,只有玄素一个人站出来说话了,以后你们有事也要直说才行。

魏征可不傻,这种很犯忌讳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但不代表他不做些什么,遂站出来说道:玄素的话有回天之力,一个有博爱之心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犀利的话。微臣佩服!

李二还是从谏如流,大手一挥:张玄素表现不错,看赏!二百匹绢!以后兄弟们都要向玄素学习!

李二的众小弟山呼万岁,退朝。李二可算记住魏征那句话了——张玄素的话有回天之力!从此张玄素沉寂了十来年,直到李承乾调皮不堪时才复出,你小子的话不是有回天之力吗?替老子教育儿子去!魏征给张玄素挖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你小子不是能说吗?跳进去吧``````(以上描述语言改动较大,但表达意思与史书大体一致,图一乐子,勿喷)

要说魏征,史书上以正面出现次数较多,功绩彪炳,无可非议,但私底下别人看不到的就不好说了。他本来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多次建议李建成杀了李二,可李建成心软,没对自己的亲弟弟下手,结果``````

魏征很识实务,李二也需要这么个人,于是乎一拍即合,相处很愉快。到了贞观中后期,一切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李二宿有风疾,贞观后期越来越明显,此时的魏征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所推荐的大臣有很多都有李承乾有关联,最着名的就有侯君集和杜正伦,后来因参与谋反都被咔嚓了。倒没听说魏征推荐的大臣跟李泰有关联,相反却在史书上留下了针对李泰的《谏魏王不得折辱贵臣》,明显不是跟李泰穿一条裤子的。

站队这一条魏征比不上长孙无忌,长孙兄到了最后才表态——力挺李治,而且还混了个托孤之臣,基本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通过从以上点也能看出,小胖子的人缘确实差到了极点,除了几个书呆子,没人支持他登上皇位。

散朝以后李二留下了魏征和萧璟,前文也有提及,李二对自己功绩方面不是很自信,这个对比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岳父——杨广。至于这么说的原因,一是国家税收,上文张玄素也提到了,唐朝的国库不如杨广时期充盈,甚至很多都是杨广给打下的底子;二来他想超越杨广,因为现在所用的大臣当中就很多都是前隋的旧臣,自己没点建树,他们会心服?所以他想听听臣下是怎么评价自己的。

萧璟是杨广的大舅子,虽然不如他弟弟萧瑀(据推测,萧璟应该与萧瑀和萧皇后为同父异母哥哥),但胜在为人本分老实。相比起萧瑀那鲠直的性格,而且多次触怒李二,所以李二更喜欢萧璟。这一点可以从萧璟、萧瑀身后事看出来,萧璟“武德中为黄门侍郎,累转秘书监,封兰陵县公。贞观中卒,赠礼部尚书。”一个“累”字说明了萧璟的踏实,过世后一个“赠”字体现了他在李二心中的地位。

萧瑀就不太一样了,为啥作为弟弟能有比哥哥还高的职位?主要因为他是独孤家族的女婿!他媳妇是喊李渊表哥的人。萧瑀是病死,享年七十四。宫廷太常上谥曰“肃”,太宗认为萧瑀性多猜贰,刚忌太过,最后谥曰“贞褊公”,册赠司空,陪葬献陵(唐高祖陵)。李二推翻了自己老子对萧瑀“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的评价,而且觉得让他去地下陪自己老子合适,要是陪着自个,还不够自己闹心的,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萧瑀没有得到李二的认可。(独孤家族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可以查查,本书后面会略有涉猎)

三人来到后花园,李二指着周围独具匠心的设计说道:“崇饰宫宇,游赏池台,这是所有帝王的愿望,可是帝王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百姓不想做的事情。帝王想要放纵逸乐,而百姓所不愿意的是劳弊。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的确不能强加给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看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