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昭乐重新回来以后,还没有踏足过寺庙,不知道自己这种重生之人,会不会被佛祖认为是邪魔歪道,虽然心里一直觉得应是上天给她重新来过的机会,但是又怕被看穿什么怪力乱神现象。
翌日一早,昭乐用完早膳就早早去瑞禾堂看看老太太。听张嬷嬷说昨个晚间,父亲请了江涛给祖母诊脉了,说是暂时先稳固病情,他写信去问问华笙有没有其他办法。
江涛开了一些相对温和的,固本培元,滋补延年的药。昭乐到的时候,老太太刚服完药。
身边的张嬷嬷说老太太今个精神好点了,刚刚吃药之前还喝了半碗粥。昭乐听完舒了一口气,但愿华笙那边能够有办法救救祖母。
昭乐坐在床前陪着老太太聊会天,老太太精神虽说好点了,但是也不能过多劳神,一会的功夫就精神不济了。
等老太太躺下休息之后,昭乐才去跟赵氏汇合。
赵氏一早就看过老太太了,这会正在跟蒋氏交待一些家里的事情。
“二婶婶,今日要和我们一起去法源寺上香吗?”昭乐屈礼问道。
“下回,再和你们一起去,婆母那边不能离开人,我时不时要过去伺候着。”蒋氏抬头对着昭乐微笑回道。
“小姑子那边已经回信了,说是过两日就可以到了,我已经让管家带人今日去把西跨院收拾出来。弟媳有空也过去瞧瞧,有哪些不妥当的,漏了缺了什么的,让他们及时补齐…”赵氏把今日府中需要安排的事情一一跟蒋氏交待一遍。
姑母裴媛要回来了?也是,祖母病了,于情于理,她肯定是要回来的。其实姑姑嫁的人家距离京都并不远,只是当初结婚的时候忤逆了祖母嫁给现在的丈夫。所以结婚这么多年一直很少回来。
昭乐第一次见到裴媛还是上辈子,祖母快要逝世的时候,她才拖家带口匆匆赶来。她一直很好奇,偷偷地问了赵氏好几次,赵氏被她磨的烦了,才跟她说了原因。
赵氏跟蒋氏交待清楚后,便带着昭乐一同出门,踏上马车往城外的法源寺赶去。今个不知道什么日子,去法源寺道路上挤满了来来往往的马车。眼看法源寺就在眼前了,马车却停滞不前了。
“母亲,今个是什么节日吗?这一路上香客也太多了吧!”昭乐撩开窗帘看了看,被一路上这么多香客所震惊道。眼见着前方好多人都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不由得好奇问道。
“今个据说是主持觉慧大师传业授课的日子。再加上今日是觉慧大师一年中唯一一次亲自解签看相的日子,慕名而来的人肯定不尽其数。我也是临出门才想起来,这么巧的事情让我们赶上了。这一段通往法源寺主殿的道路有些崎岖,马车是上不去,前面的应该都在找地方停车了,我们也要准备下车徒步了。”赵氏耐心地给昭乐一一解释,又有些自责没有考虑好就匆匆带着她出门了。
“我徒步没有问题,可是母亲您不行,您这大夫都交待了,千万不能劳累。”昭乐担心赵氏的身体,说什么也不同意和她一起徒步登山。
“哪有那么娇贵,再说我怎么能放心你一人去呢!。”赵氏被昭乐强硬的态度惊到,没想到这孩子固执起来她竟然没有一点办法,非让她在山脚下的厢房休息等她。她自个带着丫鬟婆子和几个护卫上去。
赵氏身边孙嬷嬷也担心赵氏身体,这才刚有孕,上山的路又不好走,再加上这么多人挤着碰着了就不妙了。于是也帮腔昭乐劝道:“夫人,大小姐担心的不无道理啊,这上山路不好走,老奴觉得您还是留在这边厢房等着也行,烧香拜佛心诚则灵,老奴相信佛祖也能体谅我们的。”
最后赵氏迫于无奈只能放弃登山想法,带了几个丫鬟和孙嬷嬷在山脚下休息。把剩下伺候的人全给昭乐带上了。
昭乐带着几个丫鬟婆子和护卫开始徒步向法源寺去。刚走一段路,夏瑾就悄悄扯了一下她的衣袖道:“姑娘,前方那人我瞅着怎么这么眼熟呢?”
昭乐寻声抬头一看,嚯,这能不眼熟吗!冤家路窄,前面居然是宋氏带着沈静初及一堆丫鬟婆子。
“那我们慢些吧,离她们远些,省的生出不必要的事端。”昭乐略微想了一下回道。
“嗯,奴婢也这么觉得。”于是夏瑾吩咐后面跟随慢些,给别人腾开位置,渐渐靠边拉开距离。
一路上夏瑾陪着昭乐插科打诨的,半个时辰也慢吞吞地到了法源寺正殿,这个时辰,正殿已经挤满了等着听课的香客。
昭乐不喜人多的地方,便想着带着夏瑾她们去偏殿看看。夏瑾给了门口小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