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于大贵夫妻卖了黄豆。
历年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农业凋敝,各地饥荒连年,加上奸商囤积,导致粮食价格暴涨,真是苦不堪言。
而现任皇帝吏治清明,粮价税收下降。
今年天气好,无虫灾,且朝廷大力兴办农业,收成还不错,亩产黄豆一百斤左右。这时候已经有豆油,所以黄豆的价格和米差不多。
一石黄豆约240文,一石米约300文。稻的价格是米的一半多。一石玉米和稻子的价格又差不多。于大贵卖了半石共120文。
银钱到手,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几人又回去集市上,目不暇接,卖粮食的,卖肉的,卖菜的,卖鸡蛋的,卖吃食的。
灯,酒水,草鞋,篮子,花伞,铁器,胭脂水粉甚至还有刀剑。
还有不少奇怪的果子。
正巧,一个卖果子的卖完收摊,于桃赶紧抬脚过去占了位置,李氏放下背篓,把卖黄豆后的麻袋铺在地上,拿出东西一样一样放在麻袋上面。
半干的菌子木耳没一会儿就被人买走了,
收入+3
卖这东西委实不少,尤其是前几天刚下过雨,她东西也不多,没卖几个钱。
等了好一会,车前草这些却是没一个人买,也没看见人卖。于桃有些气馁,于兰在边上更是急躁。
于桃想了想,这些东西算是中草药,医馆应该收吧?
于桃一拍脑门:“爹娘,我们走吧,我知道这些要去哪里卖了。”
听说要走,于兰直接把东西拾掇拾掇装进背篓。
李氏瞪她一眼:“去哪里卖?”
“去医馆看看。”
李氏点点头,于大贵背上背篓,问了路人这里的医馆在哪里。
路人手指着前面说道:“在集市往前右拐处就有一家。”
“多谢!”
四人边走边逛,于桃发现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子,和她们摆的摊子一样,麻袋上面放了十来个果子,还有一小捧红色的豆子。
于桃眼睛一亮,红豆!
她拉着于兰和李氏走过去,近了才看见那大树叶上面的豆子比红豆小了许多,小而细长,应该是赤小豆或者爬豆吧。于桃也不确定。
看了豆子,自然也看见了旁边的果子,有青有红,鹌鹑蛋大小,不是枣子还能是啥。
于桃摸摸刚到手了三文钱,蹲下来谨慎开口:“大伯,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啊?”
摊主年约三十,皮肤黝黑,一脸络腮胡,身材敦实,孔武有力。
坐在地上的摊主抬头看了一眼于桃:“不知道,不过能吃,买不买?不买我就收摊了。”说着就把边上的背篓拿到面前准备收摊。
背篓离得近了,于桃闻到里面散发的血腥味,于桃看了一眼背篓,“大伯你怎么知道能吃呢?”
摊主指着枣子说:“小鸟吃过,我吃过,没死。”说着拿起一个枣子扔进嘴里嚼着,又指向豆子:“野鸡吃过,我也吃过,也没死。”同样拿了一粒豆子扔进嘴里。
“哦。”于桃皱眉,大伯真猛,“那怎么卖啊?”
“随便给个几文。”他要收摊了。
“大伯,我身上只有两文,你看行不行?”于桃掏出三文钱。
“行。”他伸出去,于桃把两文钱放进他手里。
李氏伸手刚要阻止,那摊主已经把钱放进了怀里。
于桃拉住她的手:“娘,没事的。”
将豆子裹好放进背篓,又把枣子抓在手里,“大伯,下次看见这些,能不能再摘点,我还要。”
摊主陈山峰站起身看向她:“可以。”
“那大伯你什么时候再出摊?”
想了想,陈山峰说:“五天后。”
“好的,谢谢大伯。”
陈山峰点点头转身走了。
于桃把枣子分给爹娘和于兰:“爹娘二丫你们尝尝,再留几个给三旺。”
李氏伸手揪住于桃耳朵:“吃吃吃,就知道吃,刚到手的铜板你就用了,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骗子。”
“哎呦,疼,娘,他都吃下去了…,”
“吃下去也没用,说不定他先吃了药呢。”
“娘!这个我认识,所以我才买的。”
李氏松了手:“你怎么会认识?”
旁边不少人看过来,指指点点的,于桃揉着耳朵说:“娘,我们换个地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