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把去卧室找黄丝绸的大事抛到脑后。
和尚吹奏的笛音悠扬婉转,抑扬顿挫,丝毫不见郁郁之气,节奏反而愈来愈急,气势如江河茫茫,磅礴奔腾。
石崇已半闭上眼眸,神思随着笛音缥缥缈缈,仿佛又回到了两百年前金谷园的繁花璀璨的春天。
立在绿珠楼上,放眼望去,琼楼玉宇,亭台楼阁,金碧辉煌,金子打造的风铃挂在金檐下,在春日的微风里叮当脆响。
笛音忽而一顿,但见金芒如缕,飘飘然从灿黄花蕊里逸出。
月华如水,清辉间漫溢出千丝万缕金芒,聚出玲珑身姿,宛若一株黄菊缓缓舒展开来。
倏忽间,已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娉娉婷婷地漂浮在半空中。
少女身着鹅黄色罗衣,手执白玉笛,白玉晶莹透亮,映得少女的肌肤宛若羊脂般细腻柔白,双眸灿若星辰,面容姣丽绝伦。
石崇惊得一跃而起,一双惊愕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美人,生怕美人下一瞬就会消失不见。
他察觉到自己失态,却毫不在乎,身形巍然如山岳,然而心却激动地发抖,全身也激动地发抖。
美人颔首一笑,凌空飞起,那身鹅黄色的衣裙如同烟雾般飘舞。
一阵清扬婉转的笛音响起,白玉笛中飞出一道碧烟。
烟雾却未消散,在半空中聚作人形,恍然是一位碧衣少女。
少女肩上挎着花篮,在半空中挥舞着彩带,各色的鲜花从天上飘下来,纷纷扬扬。
花瓣间幻化出一位蓝衣少女,少女兰指往虚空里一探,手中多了一把琵琶。
兰指一抡,一串漂亮的弦音就滑出来,嘈嘈切切,如飞散的珠串。
琵琶的镶玉龙首幻化出一位红衣少女,少女手执紫竹长萧,轻轻吹动。
萧中飞出一道青烟,烟雾缭绕,香气扑鼻。
朦胧间又传出一阵鼓声,待青雾散尽,但见青雾中盘腿坐着一位青衣少女,玉手轻轻摆动手鼓,口中唱起歌来。
少女嗓音清润婉转,歌词却是杨广的《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一时间台上已经有了五位少女,各执乐器,翩然翻飞,顿时半空中彩袖飞舞,鲜花纷扬,宛若仙境。
众人看得如痴如醉,一曲终了,台上繁花落尽,少女刹那间消失不见。
只有那位黄裳女子收起玉笛,朝众人福了福身子,终于走到石崇跟前。
石崇放声大笑,却已是泪流满面。“万空和尚,想不到你竟然能把我的绿珠送回来,罢了,我石崇平生再无憾事。”
和尚满脸得瑟地发问,“石兄为何不问我如何找到绿珠姑娘?”
石崇哈哈一笑,“我就知道你一定憋不住,让我猜一猜,唔,你用了引魂咒?”
和尚故意卖关子地摇头,石崇急得瞪眼,绿珠却拉了拉他的衣袖,石崇明了,又大笑,“嘿,你不说,自有绿珠告诉我。”
和尚自然不愿错过这个炫耀的机会,无奈石崇又不肯开口求他,他低下头抿了口酒,闷闷地等着。
果然,坐在和尚对面的锦衣女子偏头冷眼一瞥石崇与绿珠亲密模样,不免羡慕嫉妒,娇声道:“万空哥哥,好哥哥,快说嘛,你不说今晚就不许你走!”
和尚放肆地大笑,招手示意锦衣女子过去陪他,同时已为那女人斟了一杯菊花酒。
“在酒娘面前我当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和尚呵呵坏笑着,一把将盈盈飘来的女子拉入怀中,一面眯起眼睛瞅着女子一口喝光杯中的酒,一面带着酒意说,“我是在金谷园找到绿珠的。”
石崇眨巴着眼睛,“绿珠埋在金谷园,与我葬在一起,这我知道。”
“知道还问我?”
“待我寻回去,珠儿的魂魄早已散尽,只留下一具骸骨。”
“当我两百年后找到她的骸骨时,”和尚伸手探进怀中女子的襟口,手掌轻抚着女子莹润的肩,面上却仍旧端着一本正经的神色,继续道:“骨骸已化泥,只留下右脚的大拇指。”
“哦,”石崇惊诧莫名,“大拇指?”
“此乃不化骨。人生前精神气力贯注之处,死后其骨不化,可为精魅。绿珠生前擅长舞,舞姿飘逸绝伦,跳舞的时候,所有精神气力贯注大脚趾之上,因此,最终只留下这块骨头。”
“你又如何引出绿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