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陈晏晏他们关了门,一起回了村里。
跟着回去的,还有张桂兰几人。
他们在三年前一起来了镇上后,村里的活计都托付给了其他人,时不时的回去一趟。
后来,铺子里忙起来了,也就不怎么回来了。
说起来,上回回来也是两个月之前的事了。
正好这回休息,回去了看看村子是什么样子。
就算是镇上生活会更好,可张桂兰他们,对村里还是牵挂的。
回的时候还是驾的牛车,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到了家里。
许久没回来,院子里都长草了,张桂兰闲不下来,拿着布开始擦拭起来,柳坞则是去除草。
忙活了好一阵子,总算是收拾好了,一家人洗漱一番,跟着去了地里。
说起来,再过段时间就要收麦子了,田地里人还是挺多的。
大家都在忙活,张桂兰看着心痒,也跟着下了地。
帮着他们照料田地的张祝两口子见到,是又惊又喜。
“婶子!你怎么回来了?”
“那店里不忙吗?”
“哎呦!你下地来做啥?”
张桂兰看着田地笑,“不忙,闲下来了,正好回来看看。”
“这麦子长得真好!”
“那可不?有了柳昀那小子的方子,这田地是一年比一年好呢!”
“婶子就等着今年大丰收吧!”
张桂兰笑的更开心了。
“行!你们也辛苦了,等地里收成了,你们来镇上,我给你们好好做上一顿饭。”
张祝忙拒绝,“您看您说着,这地交给了我们,我们弄好是应该的,再说了,您该给的钱都给了,还吃什么饭啊?”
张祝媳妇听着自家男人这话,拍了他一巴掌。
“婶子请咱们去,那就给婶子面子啊,你看你这话说的,多生分啊!”
她训了自家男人几句,又跟张桂兰表态,“婶子要是不嫌我们叨扰,那我们可就厚着脸皮去了啊!”
“行行行!我还怕你们不来呢!走吧,快别忙了,咱歇会儿去!”
“成!”
张祝媳妇点头,扯着张祝到了路上。
张祝媳妇跟陈晏晏几人也是认识的,他们互相打过招呼后,跟着去了张祝家。
这几年张祝家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了。
不仅买了牛车,还把自家孩子送去了私塾,这在村里也是少见的。
两口子这日子是越过越顺心了。
当然,这也离不开陈晏晏他们的帮助。
张祝农忙时会在村里忙,闲下来,就会去柳昀那里帮忙。
两人都是热心肠的,有劲儿往一处使,所以,柳昀的铺子越来越好,张祝挣得银钱自然也是越来越多了。
所以,张祝媳妇把他们迎到家里后,给沏了茶,便忙活了起来。
陈晏晏跟蔡凤过去帮忙,被她赶开了。
她只说不用帮忙,让他们进来尝尝她的手艺,陈晏晏两人哪里能看着她弄,便把洗菜摘菜的活儿揽了下来。
很快,厨房里变得热气腾腾。
而外边,张祝也知道了柳昀跟着去打仗一事。
之前的征兵令并没有到了村里,所以村里没有受到影响。
再加上这段时间地里忙,他都不知道,柳昀竟然去打仗了。
“婶子,我要是知道小昀要去边境,我肯定跟着去了。”
“他这一个人去,多危险啊!”
张桂兰知道他的意思,忙摇头。
“没事!他大伯家两个孩子也去了,路上有照应哩!”
“你啊,就在家里,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