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重新写作
每每张俊辰写作的时候,杨美便幽怨地看着他,这让他很不舒服,也没有继续写下去的想法,但他清楚而明白,她不想让他继续执笔写作,这很自私。写作是他的爱好,她却以爱的名义剥夺它。
有时她也会换别的招数,比如在他写作的时候,把他拉出去陪她逛街。
有时候,她也会看他写的作品,并且点评它们,老套的励志故事,已经过时,跟不上时代。这让张俊辰很灰心丧气,因为他更想得到爱人的鼓励,而不是打击。
那一天,成为他写作史的致命转折点,有很多粉丝反应,他的励志故事非常俗套,基本上就是把人物换换名字,没有新鲜感。为此,张俊辰还特意地翻看自己的作品,确实有很多换汤不换药的成分存在,似乎自己的灵感已经枯竭,无法再继续创作。杨美还得意洋洋地说,“哈哈,终于有人和我英雄所见略同。你只是给故事里的人物换了名字,故事顺序也重新排列,这算不上创作,这是最低级的重复。”
“好了,不要再说了,我放弃写作行吧。你满意吗?”张俊辰十分愤怒,粉丝打击自己就算了,连爱人也是如此,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糟心。
杨美有被惊吓到,但更多的是惊喜,她觉得两人会因此靠得更近,事实也的确如此。
自从不再写作后,张俊辰空闲的时间变多,而公司的事也向来不用他去操心。他名下的公司一直以来都是自我有序经营着,这得益于他独特地公司经营理念。
他特别有选人的眼光,他总是能找到合适的人站在合适的岗位,各司其职。他还经常鼓励员工,这样他们更有士气,也更努力。
而且他非常特立独行,他宁愿支出更多的成本,让员工幸福地在公司工作。他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坚持夜班工资是白班工资的两倍,坚持不让员工在夜班连续坐岗,他知道夜班虽然工资高,人人都想一直干,但他也知道夜班是消磨身体健康的,所以坚持夜班科学轮岗。夜班有更多的补贴,有更多的福利,夜班的待遇也更好,但他永远把员工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没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在周六周日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这一块,他始终坚持自由轮换,争取让员工让员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他不会苛刻压榨员工的工作时间。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反观同行,虽然自己的员工的工作时间远小于别家公司,但公司的效益和效率只增未减,这得益于人们工作时的幸福感。
他不看重盈利,更看重员工的幸福指数。他觉得企业有一个使命,就是为了让它的员工更幸福。他努力缩减高层和基层的工资差距,尽管走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他在所不惜。他不在乎董事会的盈利决策,即使董事会的决策能让公司更赚钱,只要触碰底层工作者的利益,他都会一票否决。生生不息的底层创造公司的绝大部分利益,他们也有权享受绝大部分利益。
他倾向模仿J公司的生存模式,只要能生存下来,能养活员工,低利润没有关系,他不在乎公司的排名。
张俊辰名下的公司,就像常青藤一样,越来越茁壮。人们喜欢在这样的公司工作,因为幸福,因为公平。
现在不用写作更清闲,事业上的事也无需他操心。时间多了,他开始寻找新的兴趣爱好,把时间排满,这样的生活更充盈。不久,他便迷上了运动和读书。运动使他精神更健康,而读书也让他思想更广阔更深邃,灵魂也更充实。当然,他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爱人,两人的关系也变得更亲密,只是有一点美中不足,杨美强有力的占有欲让他受不了,要随时报备自己的动态,他很自律自觉。张俊辰感觉虽少了些自由,却换来甜蜜的爱情。
人生总是这样有失有得,失去一些东西,又得到一些东西。
上周的订婚饭局,丈母娘倒是没有讲什么有营养的东西,她说了常话,“只要你们能真心地爱着彼此,我就知足了。”
说到彩礼问题,丈母娘总是频频皱眉,频频摇头,虽然全场是杨美在和张俊辰谈彩礼问题,真正授意的却是丈母娘杨云。
最终敲定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数字,88.8万彩礼。祝佳人美满,事业发发发。
事后,丈母娘通过关系旁侧调查张俊辰的身家,虽然不满88.8万这个数字,但她老人家也点头同意,如是反悔,显得她老人家看重钱财,会给女婿心里落下不好的印象。
杨云教导杨美的驭夫术频频起作用,这让杨美对杨云的话深信不疑,甚至不能形成自己的主见,总是杨云云亦云。这也是为什么杨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