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找我签单吧,我就是股神 > 第332章 命运多舛

第332章 命运多舛

,道教称城隍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是城市的保护神

城隍历史上均确有其人,能够成为城隍神的人,或是一些有政绩的地方官,或是国家的功臣,或是生前行善的正直之士。总之,他们都为了国家和百姓做出了功绩,而被供奉为本地的城隍神。

道教许多法事活动中,都要请城隍神到场,如建坛“超度亡魂”,只有发文书城隍牒知照城隍后,才能拘解亡魂到坛;举行求雨活动时,要交付《城隍檄》,通知城隍遵照执行;各类法事结束后,道士还要发“回牒”给城隍,表示法事结束,请他归位,对他的积极协助要予以“言功迁赏”。甚至道士传度授箓时,也要送牒通知城隍神。

朱元璋略定中原,大封功臣,除赐封开国功臣们不同的爵位之外,还敕封各地城隍神为“显佑伯”,城隍就此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魂等。

城隍庙是江南重要的道教庙宇,与武汉龙王庙、南京夫子庙并称为“长江三大庙”。

其实,沪上的城隍庙也有过一段不堪的历史。

在清朝康熙年间,当地乡绅集资构建,凿池造亭,堆叠山石,修成内园,归入城隍庙,使城隍庙庙基扩大到12亩有余。

但到了道光年间,也即是鸦片战争第二年的1842年,英军占据城隍庙五日,庙内被破坏一空。

到了咸丰年间,闹太平天国,清军反攻,双方在城内展开激战,城隍庙又遭受重大损失。

还是咸丰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军队再次驻扎在城隍庙的西园,也即是豫园,将豫园内的兰景破坏殆尽。

到了同治年间,时任沪上知县王宗濂,巡道应宝时先后倡捐修葺庙宇,经过十个月的修复,城隍庙焕然一新,恢复壮观景致。

光绪年间,时任沪上知县王承暄募捐头门、二门、辕门大殿以及戏楼鼓楼等,城隍庙终于好了起来,到了末代皇帝宣统时,时任知县李超琼募捐重修大殿寝宫。

不过,到了民国,城隍庙大火,重修,但过了两年又大火,大殿全部烧毁,再重修重建。

解放后,除城隍庙大殿以外,各殿相继关闭,各殿神像依旧保留,不过,在文化革命后,城隍庙内部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神像全部被毁。

终于到了1994年,城隍庙开始恢复,次年正式对信徒开放,新千年时,修复的一期工程基本结束。

命运多舛啊!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